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B.ClO3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

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3可生成Cl2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可能为Na2O2

    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分子为18电子分子,丁分子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一定为:甲<丙<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Ⅰ.(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在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Ⅱ.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过量的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                      结合OH的能力比________强(填离子符号)。

(3)BA的差值为________mol。

(4)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主族相邻两个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一定等于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
    B.114号元素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C.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D.目前使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36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     )

①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②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③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④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A. 仅③             B.①③          C. 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将少量氯气通入FeI2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②将少量氯气通入到FeBr2与KSCN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红色。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氧化性:Cl2>Fe3+>Br2>I2                  B.②发生反应Fe2++Cl2=Fe3++2Cl

C.实验中只有氯气发生氧化反应     D.实验②发生的反应中,有一个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 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                        

(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3)在(2)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按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检验阴离子(X),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填“甲”或“乙”),请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原  因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填空:

(1)含0.4mol A1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

(2)已知16g A和2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 C和31.76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44.8L的NH3气体质量为        g, 其中含              个氢原子,其中含       molN, 将其溶于水配成200mL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_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