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捕碳技术是指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各种科学技术的统称。许多科学家认为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很快还会成为一个对付全球变暖的实用武器;目前NH3(NH4)2CO3等物质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

(1)下列物质中不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___________

A.Na2CO3 B.HOCH2CH2NH2 C.CH3CH2OH D.NH4Cl

(2)工业上用NH3捕碳可合成CO (NH2)2

已知:①标准状况下,11.2L NH3与足量CO2完全反应生成NH2CO2 NH4 (s)时放出39.8kJ的热量;②NH2CO2 NH4 (s)= CO(NH2)2(s)+ H2O(g) H=+72.5 KJ·mol-1

2NH3(g)+CO2(g)=CO(NH2)2(s)+ H2O(g)H=_____________KJ·mol-1

(3)(NH4)2CO3捕碳的反应如下:

(NH4)2CO3(aq)+H2O(l)+CO2(g) 2(NH4)2HCO3(aq)。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

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c _____d (“>”、“=”“<”)

b、c、d三点的平衡常数K bK cKd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

③在T2~T4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

(4)用碱性溶液也可捕碳:在常温下,将0.04mol CO2通入200mL 0.2mol/LNa2S溶液中,已知: 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3×10—7、K2=5.6×10—11;H2S的电离平衡常数:K1=5.0×10—8、K2=1.1×10—12。回答下列问题

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Na+)+c(H+)=c(HS-)+2c(S2-)+c(OH-)

B.c(CO32-)+ c(HCO3-)+ c(H2CO3)>c(H2S)+c(HS-)+c(S2-)

C.c(Na+)>c(HCO3-)>c(HS-)>c(OH-)

③计算反应后的溶液中c(H2S).c(OH-)/c(HS-)的值为______________

【答案】C D -86.7 < K bK cKd T2-T3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3-T4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CO2+S2—+H2O=HCO3+HS C 2×10—7

【解析】

(1)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2)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3)①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据此分析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据此进行分析

③T2-T3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T3-T4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据此进行分析。

(4)①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由大到小顺序:H2CO3>H2S>HCO3->HS-根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分析该反应的产物;

②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碳酸氢钠和硫氢化钠根据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进行分析根据两种酸式盐水解的能力进行分析

③c(H2S)×c(OH-)/c(HS-)=c(H2S)×c(OH-)×c(H+)/c(HS-)c(H+)=KW/Ka1据此进行计算

(1)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具有碱性的物质均能捕获CO2,反应如下: Na2CO3+CO2+H2O=2NaHCO3, HOCH2CH2NH2+CO2+H2O= HOCH2CH2NH3++ HCO3-;而CH3CH2OH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均不与CO2反应不能做CO2捕获剂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 D。

(2)①标准状况下,11.2L NH3的物质的量为0.5mol与足量CO2完全反应生成NH2CO2 NH4 (s)时放出39.8kJ的热量2NH3(g)+CO2(g)=NH2CO2 NH4 (s),△H=-39.8×4=-159.2KJ·mol-1;②NH2CO2 NH4 (s)= CO(NH2)2(s)+ H2O(g) △H=+72.5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2NH3(g)+CO2(g)=CO(NH2)2(s)+H2O(g)△H=-159.2KJ·mol-1+72.5KJ·mol-1=-86.7KJ·mol-1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86.7。

(3)①针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讲温度高反应速率快,d点温度大于c点的温度所以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c d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②在图1中CO2的浓度存在一最低点,则在T1~T2区间,反应未达到化学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O2被捕捉的量增加,剩余CO2的浓度减小;T4~T5区间,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升高温度剩余CO2的浓度增大,即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因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3<0,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因此bcd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Kd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K bK cKd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K bK cKd

T2-T3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3-T4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所以在T2T4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T2-T3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3-T4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4)①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大小顺序:H2CO3>H2S>HCO3->HS-所以将0.04molCO2通入200mL0.2mol/LNa2S溶液中,n(CO2):n(Na2S)=1:1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氢化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S2—+H2O=HCO3+HS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O2+S2—+H2O=HCO3+HS

分析可知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碳酸氢钠和硫氢化钠

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Na+)+c(H+)=c(HS-)+2c(S2-)+c(OH-)+c(HCO3-)+2c(CO32-), A错误

B.同浓度的同体积的碳酸氢钠和硫氢化钠,二者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O32-)+c(HCO3-)+c(H2CO3)=c(H2S)+c(HS-)+c(S2-),B错误

C.碳酸氢钠溶液的Kh=KW/Ka1=10-14/4.3×10-7=1/4.3×10-7硫氢化钠溶液的Kh=KW/Ka1=10-14/5.0×10—8=1/5×10-6碳酸氢钠溶液的水解能力小于硫氢化钠溶液的水解能力,所以c(Na+)>c(HCO3-)>c(HS-)>c(OH-);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③c(H2S)×c(OH-)/c(HS-)=c(H2S)×c(OH-)×c(H+)/c(HS-)c(H+)=KW/Ka1=10-14/5.0×10-8=1/5×10—6=2×10-7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10-7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硼、硅、砷等元素的化合物是制造新型激光武器和新型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硅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_____,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能级的原子轨道有__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形。

(2)在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小心蒸发,最终得到深蓝色的[Cu(NH3)4]SO4晶体,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____________

(3)硒为第四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H2SeO3的酸性_______H2SeO4(填“强于”或“弱于”),原因是___________(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回答)。

(4)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它的晶体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六方相氮化硼______π键(填“含有”或“不含”),其质地软的原因是_________。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阴离子的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

(5)砷化镓是优良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上图所示为GaAs的晶胞结构。

①与GaAs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已知晶胞的密度是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棱长a=_____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不同温度下按照相同物质的量投料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0.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合气体密度:ρ(x)>ρ(w) B. 正反应速率:v正(y)>v正(w)

C. 反应温度:T2>T3 D.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y)<M(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t时AgCI的Ksp=2×10-10在t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Ag2CrO4的Ksp为1×10-9

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C.在t时,以0.01 mol/LAgNO3溶液滴定20 mL 0.01 mol/L KCI和0.01 mol/L的K2CrO4的混和溶液,CrO42-先沉淀

D.在t时,反应Ag2CrO4(s)+2Cl(aq)2AgCl(s)+CrO42-(aq)的平衡常数K=2.5×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装置由甲、乙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甲是将废水中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为环境友好物质形成的化学电源;乙是利用装置甲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废水,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

B. 乙池中Fe棒应与甲池中的M极相连

C. M极电极反应式:H2N(CH2)2NH2+4H2O-16e-=2CO2↑+N2↑+16H+

D. 若溶液中减少了0.OlmolCr2O72-,则电路中至少转移了0.06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化钙中氢元素为-1价,可作制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OH)2+2H2。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A.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 还原剂

C. 氧化剂 D. 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氢、氮、氧、铁、铜等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2)和铜在同一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共有______种。

(3)NH4HF2HF2-的结构为F-H.......F-,则NH4HF2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氢键 (E)配位键

(4)写出与NH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5)CH3OH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键角:H-C-H_______H-O-C。(“<”、“>”、“=”)

(6)CuCl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如下图所示,Cu的配位数是________,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晶胞边长为ac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__(用含ρ、a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可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KMnO4+HCl=KCl+MnCl2+Cl2↑+H2O未配平

1配平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将上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3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只有还原性 还原性和酸性

只有氧化性 氧化性和酸性

4若产生0.5molCl2,则被氧化的HCl 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KMnO4还可以氧化其他还原性物质。

MnO4+C2O42+ = Mn2+ +CO2↑+

完成上述离子方程式,此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若转移1mo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CO2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COg+H2OgCO 2g+ H 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B.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 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