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CO可用于高炉炼铁,已知:

Fe3O4(s)+4CO(g)=3Fe(s)+4CO2(g) △H1=a kJ/mol

3Fe2O3(s)+CO(g)=2Fe3O4(s)+CO2(g) △H2=b kJ/mol

则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H3=________kJ/mo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一定条件下,CO2CO可以互相转化。

1)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按甲、乙两种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

容器

反应物

8 mol CO2(g)16 mol H2(g)

w mol CO2(g)x mol H2(g)y mol CO(g)z mol H2O(g)

甲容器1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则0~15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欲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相等,则wxyz需满足的关系是:y______z(填“>”、“<”或“=”),且y=______(用含xw的等式表示)。

2)研究表明,温度、压强对反应“C6H5CH2CH3(g)+CO2(g)C6H5CH=H2(g)+CO(g) +H2O(g) △H ”中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影响如图所示:

△H_____0(填“>”、“<”或“=”),压强p1p2p3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CO可被NO2氧化:CO+NO2CO2+NO。当温度高于225℃时,反应速率v =k·c(CO)·c(NO2)v=k·c(CO2)·c(NO)kk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在上述温度范围内,kk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0.2mol/L·min 1.8(或 = x- 2w p1p2p3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分析解答;

(1)甲容器1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转化的二氧化碳为:8mol×75%=6mol,根据三段式计算解答;欲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相等,说明甲和乙互为等效平衡,结合等效平衡原理分析解答;

(2)根据图象分析解答;

(3)达平衡时v=v,即kc(CO)c(NO2)=kc(CO2)c(NO),由此计算。

.已知:①Fe3 O4(s)+4CO(g)═3Fe(s)+4CO2(g)H1=a kJ/mol

3Fe2 O3(s)+CO(g)═2Fe3 O4(s)+CO2(g)H2=b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Fe2O3(s)+3CO(g)═2Fe(s)+3CO2(g)H3=(H1+2H2=(b+2a)kJ/mol,故答案为:(b+2a)

(1)甲容器1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转化的二氧化碳为8mol×75%=6mol

CO2(g)+H2(g)CO(g)+H2O(g)

初始(mol) 8 16 0 0

转化(mol) 6 6 6 6

平衡(mol) 2 10 6 6

01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0.2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l.8

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相等,说明甲和乙互为等效平衡,需必须满足(w+y)(x+y)=816,整理可得: y= x-2wz=y,故答案为:0.2mol/(Lmin)l.8=x-2w

(2)根据图象可知,温度越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越大,表明H0;该反应的n0,则压强越大,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p1p2p3,故答案为:>;p1p2p3

(3)达平衡时v=v,即kc(CO)c(NO2)=kc(CO2)c(NO),故==K,故答案为:K=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若反应:2NO(g)+2CO(g)2CO2(g)+N2(g) ΔH<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氮化镓(GaN)是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___;基态镓(Ga)原子的核外具有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乙二氨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H2-NH2,简写为en)

分子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

乙二氨可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离子[Cu(en)2]2+,其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配合离子结构简式为____

乙二氨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

3)氮化硼(BN)是一种性能优异、潜力巨大的新型材料,主要结构有立方氮化硼(如图1)和六方氮化硼(如图2),前者类似于金刚石,后者与石墨相似。

1中氮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离硼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硼原子有____个;

已知六方氮化硼同层中BN之间的距离为acm,密度为dgcm-3,则相邻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____pm(列出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I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图II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图I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 图III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向10mL0.10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0.10mol/L 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lgc(Cu2+)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sp(CuS)的数量级为1021

B. 曲线上a点溶液中,c(S2)c(Cu2+) > Ksp(CuS)

C. abc三点溶液中,n(H+)n(OH)的积最小的为b

D. c点溶液中:c(Na+)>c(Cl)>c(S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还原成H2

B.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可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D.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 ΔH>0。已知该反应在2 404 ℃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O2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N2的反应速率为___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填字母序号)

A.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N2)=v(NO)

3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变大”“变小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14.0×10-2 mol·L-13.0×10-3 mol·L-1,此时反应________________(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气)+nB (气)pC(气)+qD(气),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随时间化过程均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m+n<p+q

B.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m+n﹥p+q

C.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m+n﹥p+q

D.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m+n﹥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及其化合物对环境具有显著影响。

(1)已知汽车气缸中氮及其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

H=+180 kJ·mol-1

H=+68 kJ·mol-1

H=__________ kJ·mol-1

(2)对于反应的反应历程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第一步反应中:υ=k1·c2(NO)υ=k1·c(N2O2)k1k1为速率常数,仅受温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 整个反应的速率由第一步反应速率决定

B 同一温度下,平衡时第一步反应的k1k1越大,反应正向程度越大

C 第二步反应速率低,因而转化率也低

D 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高

(3)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CONO2两者转化为无污染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H<0。某温度下,向10 L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1 mol NO202 mol CO,发生上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压强/kPa

75

73.4

71.95

70.7

69.7

68.75

68.75

在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a-1(K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若降低温度,再次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体系压强(P)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排气管装有的三元催化装置,可以消除CONO等的污染,反应机理如下

I NO+Pt(s)=NO(*) [Pt(s)表示催化剂,NO(*)表示吸附态NO,下同]

Ⅱ:CO+Pt(s)=CO(*)

IIINO(*)=N(*)+O(*)

IVCO(*)+O(*)=CO2+2Pt(s)

VN(*)+N(*)=N2+2 Pt(s)

VINO(*)+N(*)=N2O+2 Pt(s)

尾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

330℃以下的低温区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V的活化能_____反应VI的活化能(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