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采用升温的方式,可由a点变成d点

B. T<25

C. b点和c点pH均为6,溶液呈酸性

D. 两条曲线上任意点均有c (H+) ×c (OH-)=Kw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kJ/mol

B.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kJ/mol

C.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kJ/mol

D.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横坐标表示NaOH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沉淀质量),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 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4e- 2H2O= 4OH-

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 + 26e- + 13O2- = 4CO2 + 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有几组( )

序号

X

Y

Z

NaHSO4溶液

Al(OH)3

稀硫酸

CaCl2溶液

SO2

CaSO3

HF溶液

Si

Ba(OH)2

Fe Cl3溶液

Fe

浓硝酸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为反应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③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

为___________℃。

(2)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容器中,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1=-116kJ·mol-1

①下列措施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O与H2的浓度之比为1∶2

D.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H2的同时消耗1molCH3OH

②在恒容容器中合成甲醇,当温度分别为230℃、250℃和270℃时,CO的转化率与n(H2)/n(CO)的起始组成比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容器体积1L,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据此判断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该反应在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等于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xC(g)+2D(g),在2L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mo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的转化率均是20% B. x=4

C. 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2.8mol D. 平衡时气体压强比原来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一下学期选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则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装置 B 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若C处发生了堵塞,则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C 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 C 中Ⅰ、Ⅱ、Ⅲ应该依次放入____(填编号)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3)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说明 ________________;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混合加热,若有17.4g 的 MnO2 被还原,则被氧化的 HCl 的质量为_____.

(5)向 Na2CO3 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液,同时有 NaHCO3 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凯里市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纯铜是柔软的金属,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

c.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l、Zn等金属

(2)目前的电路板,主要由线路和图面组成,线路是作为原件之间导通的工具,在设计上会另外设计大铜面作为接地及电源层,在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

(3) 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2O2溶液后,溶液很快变蓝色,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Cu2O中的Cu+不稳定,向Cu2O滴加稀硫酸,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溶液变为蓝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5)火法炼铜的原理:Cu2+O22Cu+SO2,在改反应中每生成1molCu,转移________mol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