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实验室里可用图一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一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 30% K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1)装置①是氯气发生装置,蒸馏烧瓶中盛放MnO2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2)如果实验室中MnO2用完了,则下列物质可能可以用来代替MnO2制Cl2的是:
A、C
A、C
(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FeCl3).
A.NaBiO3     B.FeCl3     C.PbO2
(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①
制取温度不同
制取温度不同
; ②
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
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

(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图二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
M
M
(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
过滤
过滤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5)根据④的试管里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可否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
.为什么?
石蕊溶液褪色的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而不是Cl2
石蕊溶液褪色的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而不是Cl2

(6)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的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所得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
0.250mol
0.250mol
分析:(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FeCl3进行判断;
(3)温度与浓度不同,影响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4)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则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固体与溶液的分离为过滤;
(5)根据HClO具有强氧化性进行分析;
(6)根据电荷守恒计算.
解答:解:(1)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该反应为: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2)由于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FeCl3,所以NaBiO3和PbO2可以替代二氧化锰,
故选A、C;
(3)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有两个不同点:①制取温度不同;②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
故答案为:制取温度不同;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
(4)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则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曲线M符合,固体与溶液的分离为过滤,
故答案为:M;过滤;
(5)因HCl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可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因石蕊溶液褪色的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而不是Cl2
故答案为:否;石蕊溶液褪色的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而不是Cl2
(6)所得溶液中为NaCl和NaClO的混合物,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Na+)=n(Cl-)+n(ClO-),
则n(Cl-)=n(Na+)-n(ClO-)=0.30mol-0.05mol=0.250mol,
故答案为:0.250mol.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熟悉氯气的制取原理及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涉及的题量稍大,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平顶山二模)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是一种常用的日用化学品.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等为原料制备纯碱.实验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向各仪器中加入试剂,打开启普发生器(装置A)活塞,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制备纯碱.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  
.
 
Na2CO3+H2O+CO2
2NaHCO3
  △  
.
 
Na2CO3+H2O+CO2
;实验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装置的锥形瓶中,装有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则溶液1应为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溶液2应为
稀硫酸
稀硫酸

(2)实验中,要注意控制二氧化碳的通入速度(以出现能数得清的连续气泡为好)和水浴的温度.实验中不能过快的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化学实验中水浴加热法的优点为
利于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和使其受热均匀
利于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和使其受热均匀

实验时,锥形瓶中产生了NH4HCO3、NaCl、NaHCO3和NH4Cl的混合液.右表是四种化合物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时水浴的温度不能超过
40
40
℃.反应结束,将反应混合液冷却到15℃左右,析出的固体应主要含有
NaHCO3
NaHCO3
(填化学式).
温度 10℃ 20℃ 30℃ 40℃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氢铵 15.8 21.0 27.0 分解
碳酸氢钠 8.1 9.6 11.1 12.7
氯化铵 33.3 37.2 41.4 45.8
(3)饱和食盐水,还可以通过电解过程制取烧碱.制备过程中,烧碱溶液主要在电解池的
极区产生,原因是
该极区氢离子放电,产生出氢氧根离子
该极区氢离子放电,产生出氢氧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济南一模)某课外活动小组将图1所示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在实验室里制取一定量的FeCl3(所通气体过量并充分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Cl(浓)+MnO2
  △  
.
 
MnCl2+Cl2↑+2H2O
4HCl(浓)+MnO2
  △  
.
 
MnCl2+Cl2↑+2H2O

(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填写装置代号)A→
E
E
C
C
B
B
→D.
(3)装置C的作用是
干燥Cl2防止FeCl3的水解
干燥Cl2防止FeCl3的水解
,写出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2+2OH-=Cl-+ClO-+H2O
Cl2+2OH-=Cl-+ClO-+H2O

(4)反应开始后,B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为
棕(红)色的烟
棕(红)色的烟
;可以检验生成物中含有Fe3+的试剂是
硫氰酸钾
硫氰酸钾
(填写试剂名称).
(5)该小组欲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尾气,并测量多余气体的体积.
①若右图所示量气装置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
碱式
碱式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图2装置中的液体可用
饱和NaCl溶液
饱和NaCl溶液
,收集完气体后,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上下移动滴定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
上下移动滴定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

③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 30%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④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先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再通过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
B
B
(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A.碱石灰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 12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其主要原因有:①
盐酸挥发
盐酸挥发
,②
反应一段时间后,盐酸变稀,无法被MnO2氧化
反应一段时间后,盐酸变稀,无法被MnO2氧化

(3)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
M
M
(填写编
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
过滤
过滤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③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
红色
红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
浅黄绿色
浅黄绿色
过量氯气溶解于水中
过量氯气溶解于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俗话说,“陈酒老醋特别香”,其原因是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处,不能插入溶液中,目
 
,长导管的作用是
 

(3)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4)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5)实验室可用乙醇来制取乙烯,将生成的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