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抽去如图所示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等温度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B. 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42 g

C. 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0.1NAD. 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很容易分开

【答案】B

【解析】

A、反应后剩余HCl气体为0.02 mol,总体积为2.2V L,混合前两容器内压强相等,由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知混合后压强是混合前的1/11,A错误;B、由氢原子守恒知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42mol×1g/mol=0.42 g,B正确;C、NH3HCl反应生成了离子化合物NH4Cl,组成中不存在分子这种微粒,C错误;D、反应后容器内气压比大气压小许多,故两个集气瓶不易分开,D错误。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刎有关实验装置、操作,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装置甲可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FeSO4溶液

B. 用装置乙进行实验时若逐滴滴加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可说明 Ksp(AgCl)>Ksp(AgI)

C. 装置丙可用于收集氢气

D. 装置丁可用于 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单质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4.48 L,H2O的质量为5.4 g ,

(1)若此有机物的质量为3 g,则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有机物的质量为4.6 g,则此有机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有机物的质量为6.2 g,且此有机物1mol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1 mol H2,则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 元素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是正四面体形分子

C. 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D. 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B>D>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CO、SO2、NO、NO2等。

(1)利用氨水可以将SO2、NO2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NO2被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工作者目前正在尝试以二氧化钛(TiO2)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研究。

①已知:反应Ⅰ:2NO(g)O2(g)==2NO2(g) ΔH1 =—113.0 kJ·molˉ1

反应Ⅱ:2SO2(g)O2(g)==2SO3(1) ΔH2 =—288.4 kJ·molˉ1

反应Ⅲ:3NO2(g)H2O(g)==2HNO3NO(g) ΔH3 =—138.0 kJ·molˉ1

则反应NO2(g)SO2(g)==NO(g)SO3(1) ΔH4= 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TiO2催化尾气降解原理可表示为:2CO(g)O2(g) 2CO2(g) ΔH5; 2H2O(g)+4NO(g)+3O2(g) 4HNO3(g) ΔH6

在O2、H2O(g)浓度一定条件下,模拟CO、NO的降解,得到其降解率(即转化率)如图所示。请解释ts后NO降解率下降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沥青混凝土也可降解CO。如图为在不同颗粒间隙的沥青混凝土(αβ型)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O降解率变化。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在50℃时在α型沥青混凝土容器中,平衡时O2浓度为0.01mol·L—1,求此温度下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降解率由b点到c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bKc

B.相同温度下β型沥青混凝土中CO降解速率比α型要大

C.d点降解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催化剂失效

③科研团队以β型沥青混凝土颗粒为载体,将TiO2改为催化效果更好的TiO2纳米管,在10℃~60℃范围内进行实验,请在如图中用线段与“”阴影描绘出CO降解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能出现的最大区域范围_____________

(4)TiO2纳米管的制备是在弱酸性水溶液中以金属钛为阳极进行电解,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KNO3,应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B. 将FeCl3固体溶解于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再经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就可以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

C. 检验溶液中的SO时,需要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加热搅拌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液中的SO32—水解

C.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利用的是盐类水解原理

D.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H2OHC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 a点溶液蒸发(不考虑溶质析出)c(Na)/c(A)增大

C. pH7时,c(Na)c(A)c(HA)

D. 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2KClO3+4HCl()=2KCl+2ClO2↑+Cl2↑+2H2O

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双线桥表示)___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填序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若标准状况下产生4.48LCl2,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