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3   ③液态的醋酸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纯蔗糖(C12H22O11)⑦酒精(C2H5OH)  ⑧熔化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⑤⑧.
(2)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①②③⑧.

分析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可溶性电解质和能够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电解质的物质,溶于水后能够导电.

解答 解:①NaCl晶体溶于水或者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
②液态SO3本身不能电离,不是电解质;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可溶性的电解质,水溶液导电;
③液态的醋酸溶于水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
④汞是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不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
⑤BaSO4固体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难溶于水,水溶液不导电;
⑥纯蔗糖(C12H22O11)本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水溶液不导电;
⑦酒精(C2H5OH)溶于水和熔化时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水溶液不导电;
⑧熔化的KNO3溶于水或者熔化时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③⑤⑧;故答案为:①③⑤⑧;
(2)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①②③⑧,故答案为:①②③⑧.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判断电解质时应注意抓住概念的内涵,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必须本身能电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如图为其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其中的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磷化硼晶体的化学式为BP,属于离子晶体
B.磷化硼晶体的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磷化硼晶体结构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与氯化钠相同
D.磷化硼晶体中每个原子均形成4个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H>0,其中SO3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用O2表示0~8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125 mol/(L•min).
(2)升高温度,K值将增大;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v(SO3)=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SO2)=2v(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从8min起,压缩容器为1L,则SO3的变化曲线为a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加入固体粉末
C.
倾倒液体
D.
尾气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向0.lmol/L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
A.Na+、CO32-B.Na+、HCO3-C.CO32-、HCO3-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己知:Mg(s)+2I H2O (g)=Mg(OH )2(s)+H2(g)△H1=-441kJ•mol-1 
H2O(g)=$\frac{1}{2}$H2(g)+O2(g)△H2=242kJ•mol-1
Mg(s)+$\frac{1}{2}$O2(g)=MgO(s)△H3=-602kJ•mol-1
①Mg(OH )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OH)2(s)=MgO(s)+H2O(g)△H=+81kJ•mol-1
②Mg(OH )2可以作为阻燃剂的原因(写一条即可)Mg(OH )2分解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以降低着火体系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硫具有还原性,可用硫粉覆盖地上洒落的汞
D.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加成、消去、氧化、还原五种反应的是(  )
A.CH3-CH═CH-CHOB.
C.HOCH2-CH2-CH═CH-CHO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氨在国防、工农业生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工业以甲烷为原料生产氨气的过程如下:甲烷$\stackrel{Ⅰ}{→}$氢气 $\stackrel{Ⅱ}{→}$氨气
 ①过程Ⅰ中,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CO(g)+3H2(g)△H=+118.1kJ/mol.
(2)CO可降低过程Ⅱ所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吸收,其反应原理为:[Cu(NH32CH3COO](aq)+CO(g)+NH3(g)[Cu(NH32]CH2COO•CO(1),
①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ⅤA族,NH3的电子式为
②所得溶液经处理的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能力,再生的适宜条件是b(选填字母).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3)合成NH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该反应平衡时,只改变一个条件,再次达到新平衡时,平衡常数K值变大.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再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再增大
(4)400℃,28MPa时,将1molN2和3mol H2混合充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N2转化率为60%.
①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的是a(填字母序号).

②平衡常数Kp=0.021(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恒温恒容时,若原料气投料比n(H2):n(N2)=1:1,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30%.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