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杂质SiO2、Fe2O3、MgO.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涉及分离溶液与沉淀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操作名称).
(2)沉淀B的成分是SiO2(填化学式,下同),沉淀C的成分是Fe(OH)3、Mg(OH)2;溶液D中所含的酸根离子是AlO2-、Cl-
(3)沉淀F转化为物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沉淀B中滴入过量烧碱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分析 铝土矿可以看做Al2O3、MgO、Fe2O3、SiO2组成,铝土矿加过量盐酸溶解后,MgO、Fe2O3、Al2O3和HCl反应溶解,而SiO2和HCl不反应,不能溶解,不溶物为SiO2,溶液A中含有镁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氢离子,加入过量烧碱,氢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镁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但氢氧化铝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溶液D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F,为偏铝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根据流程图沉淀F为氢氧化铝转化为物质M为氧化铝;
(1)过滤是用来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2)铝土矿可以看做Al2O3、MgO、Fe2O3、SiO2组成,铝土矿加过量盐酸溶解后,MgO、Fe2O3、Al2O3和HCl反应溶解,而SiO2和HCl不反应,不能溶解,不溶物为SiO2;沉淀C为加入烧碱后的沉淀,所以沉淀为氢氧化物,Fe(OH)3、Mg(OH)2,溶液D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lO2-、Cl-、OH-
(3)根据流程图沉淀F为氢氧化铝转化为物质M为氧化铝,据此书写方程式;沉淀B为SiO2可以写出与烧碱的反应方程式.

解答 解:(1)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过滤;
(2)铝土矿加过量盐酸溶解,MgO、Fe2O3、Al2O3和HCl反应溶解,反应方程式分别为: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
Al2O3+6HCl=2AlCl3+3H2O.而SiO2不与盐酸反应,所以沉淀B为不溶物SiO2
滤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有Fe3+、Al3+、Mg2+、H+,加入过量烧碱,氢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镁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氢氧化铝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所以沉淀C的成分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铁;
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但氢氧化铝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所以溶液D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lO2-、Cl-、OH-其中AlO2-、Cl-是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SiO2;Fe(OH)3、Mg(OH)2;AlO2-、Cl-
(3)根据流程图沉淀F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为: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SiO2+2OH-=SiO32-+H2O,
故答案为: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SiO2+2OH-=SiO32-+H2O.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中金属铝、铁的性质,解题时不仅需熟知物质间的反应原理,还需灵活运用于实验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1,3-丁二烯(CH2=CH-CH=C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同物质的量的溴发生如下1,4-加成反应:

现由氯苯制备1,4-环己二醇,有以下7步反应(其中无机产物都已略去),其中有一步属于取代反应,两步属于消去反应,四步属于加成反应.

试回答:
(1)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⑥,属于消去反应的是②④.(填写序号)
(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B;C
(3)反应④和反应⑥的反应条件:④NaOH的醇溶液、加热;⑥NaOH的水溶液、加热.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过程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实验室用NH4Cl与NaNO2溶液混合微热制N2
B.SnCl4与水的反应:SnCl4+2H2O═SnO2+4HCl
C.人工树叶制取甲烷:CO2+2H2O$\frac{\underline{\;\;\;\;\;\;\;光\;\;\;\;\;\;\;}}{人工树叶}$CH4+2O2
D.银针验毒:4Ag+2H2S+O2═2Ag2S+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Al3+、Fe2+、Ba2+、NO3-、SO42-、CO32-、I-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溶液滴在pH试纸上,呈红色
②将少许溶液加入铜片和硫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气体与空气混合,立即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溶液,则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实验③中的澄清溶液,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⑤另取少许溶液,滴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又有部分白色沉淀溶解.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  )
A.②中无色气体中有NO,可能含CO2
B.③中沉淀有BaSO4,可能含BaCO3
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Al3+、SO42-、NO3-、Mg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Fe2+、CO32-、I-,不能确定的离子是K+、Cl-
D.②中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H++NO3-+2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有机物研究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应用李比希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都可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B.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和结构的分析
C.运用同位素示踪法可确定有机物的反应机理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鉴定某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常见的五种盐X、Y、Z、M、N,它们的阴离子可能是SO42-、Cl-、NO3-、CO32-,阳离子可能是Ag+、NH4+、Na+、Al3+、Cu2+、Ba2+、Fe3+,已知:
①M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②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
③X的溶液呈中性,Y、Z、N的溶液呈酸性,M的溶液呈碱性.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NO32溶液,只有X、Z的溶液不产生沉淀.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N和Z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Z中沉淀消失.
⑥把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Y、Z、N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盐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Cu2+、Fe3+;所含阴离子相同的两种盐的化学式是(NH42SO4、Al2(SO43
(2)M的化学式为Na2CO3,M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CO32-+H2O?HCO3-+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和Z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Cl-═AgCl↓;N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NH3•H2O═Al(OH)3↓+3NH4+
(4)请描述洗涤本题中沉淀的操作将沉淀放在过滤器中的滤纸上,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洗涤沉淀.
(5)若要检验Y中所含的阳离子,正确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Y于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加热,若试纸变蓝,说明B中阳离子为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周于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围绕着过氧化氢开展了调査研究与实验.
I.调查
(1)过氧化氢常用于消毒、杀菌、漂白等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
(2)制备过氧化氢目前最常用的是乙基蒽醌法,其主要过程可以用图表示,此过程中与Pd起相同作用的物质为乙基蒽醌 (写名称).
Ⅱ.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3)为了探究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 H2O2的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已经填在下面表中.
实验编号T/XH2O2初始浓度/moL•L-1FeCl3初始浓度/moL•L-1
I201.00
n 501.00
in501.00.1
①实验I、Ⅱ研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Ⅱ、Ⅲ研究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则实验Ⅲ中H2O2初始浓度应为1.0moL•L-1
②三组实验中分解速率最慢的是Ⅰ(填编号).
m.过氧化氢含量的实验测定
兴趣小组同学用0.1000moL•L-1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反应原理为 2MnO4-+5H2O2+6H+=2Mn2++8H2O+5O2
(4)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秒内溶液不褪色.
(5)用移液管吸取25.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KMnO4 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体积(mL)17.1018.1018.0017.90
计算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0.180 moL•L-1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M(g)+H2O(g)?N(g)+H2(g).
n(M):n(H2O)M转化率H2O转化率
1:10.50.5
1:20.670.33
1:30.750.25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该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2molM、3mol H2O、2mol N、1.5molH2,则起始时该反应速率V>V(填“>”、“<”或“=”)
②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增加H2O(g)的量,M的转化率升高而H2O(g)的转化率降低
B.若M与H2O(g)的转化率相同时,二者的初始投入量一定相同
C.M和H2O(g)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二者转化率之比
D.当M与H2O(g)物质的之比为1:4时,M的转化率为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分子中有6个甲基而一溴代物只有1种的烷烃的分子式是C8H18,其结构简式是,名称是2,2,3,3四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