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如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R的核电荷数小于36,气态氢化物沸点:MHn>YHn。

(1)表中五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Y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基态R原子中有 个未成对电子。

(2)Y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比M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低,原因是 ,YZ-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3)YO32-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写出一种与YO32-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 (用化学符号表示)。

(4)Z的一种常见氢化物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配合物。请用结构简式表示该配合物中的阳离子:

(5)如图为某金属单质的面心立方晶胞结构示意图,该晶体中配位数是 ;测得此晶体的密度为2.7g.cm-3,晶胞的边长为0.405nm,则此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结果保留整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吉林省两省六校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 H2和11.2 L O2混合,得到气体的体积为( )

A.12.2 L B.<22.4 L C.33.6 L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第三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时,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pH=11 的氨水,当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sp[Cu(OH)2] = 2.2×10-20)( )

A.若将氨水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c(NH4+)/c(NH3? H2O)始终保持增大

B.滴加过程中,当溶液中c(Cu2+) = 2.2×10-2 mol/L 时,溶液的pH = 9

C.滴加过程中,当溶液的pH = 7 时,溶液中2c(NH4+)= c(SO42-)

D.若滴加pH = 11 的NaOH 溶液,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小于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3)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

(4)Y与Z可形成YZ42﹣

①YZ42﹣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②写出一种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5)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铜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4Ag++2H2O4Ag+O2↑+4H+

B.FeS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S+2H+=Fe2++H2↑

C.石灰石溶于醋酸溶液中:CaCO3+2H+=Ca2++H2O+CO2↑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CO2+OH﹣=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联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 )+ XO3- + 6H+ ═3X2+3H2O,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

B.当有3mol X2生成时,转移5mol电子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D.“( )”括号中所填的微粒为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上联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乙烯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1 L 1 mol·L-1CH3 COONa溶液中含有NA个CH3 COO-

C.1 mol —OH(羟基)中含有10 NA个电子

D.16gCH3OH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5NA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

① 向浓H2SO4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

② 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③ 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④ 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加热利于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温度越高越好

B. 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溶液所致

C. 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

D. 取②中上层油状液体测其,共有3组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上高考调研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化合物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1)G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2)B→C的反应类型是

(3)1 mol D最多可与 mol H2加成。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峰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水解时1 mol可消耗3 mol NaOH

(5)已知工业上以氯苯水解制取苯酚,而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甲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试写出以苯酚、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