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SO42-
②标准状况下,将1.12LCO2气体通入1L 0.1mol/L的NaAlO2溶液中,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NaAlO2-═Al(OH)3↓+NaHCO3
③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I-、Mg2+、NO3-
④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NH4++Al3++2SO42-+2Ba2++4OH-═NH3•H2O+Al(OH)3↓+2BaSO4
⑤向FeSO4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O-+2H+→Cl-+2Fe3++H2O
⑥25℃,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不可能大量共存
⑦0.1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NO3-、Cl-可以共存
⑧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本身是难于氧化的物质
⑨向0.1mol/L、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A-+OH-=A2-+H2O
⑩SO2的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SO2+H2O?H2SO3?2H++SO32-
A.4项B.5项C.6项D.7 项

分析 ①中性溶液中Na+、Cl-、SO42-相互不反应;
②标准状况下,1.12LCO2气体即$\frac{1.12L}{22.4L/mol}$=0.05mol,1L 0.1mol/L的NaAlO2溶液即含0.1molNaAlO2,所以CO2少量反应生成碳酸盐;
③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者碱性;
④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即按照1:2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
⑤向FeSO4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即ClO-在酸性条件下将Fe2+氧化成Fe3+
⑥25℃,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即在碱性条件下Mg2+、Cu2+会形成沉淀;
⑦0.1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NO3-、Cl-相互不反应;
⑧抗氧化剂应具有还原性;
⑨0.1mol/L、pH=1的NaHA溶液,说明NaHA完全电离出氢离子;
⑩H2SO3为弱酸应分布电离.

解答 解:①中性溶液中Na+、Cl-、SO42-相互不反应,所以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SO42-,故正确;
②标准状况下,1.12LCO2气体即$\frac{1.12L}{22.4L/mol}$=0.05mol,1L 0.1mol/L的NaAlO2溶液即含0.1molNaAlO2,所以将1.12LCO2气体通入1L 0.1mol/L的NaAlO2溶液中CO2少量反应生成碳酸盐,则化学方程式为:CO2+3H2O+2NaAlO2═2Al(OH)3↓+Na2CO3,故错误;
③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者碱性,酸性溶液中H+与NO3-结合成硝酸氧化I-,碱性条件下与Mg2+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错误;
④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即按照1:2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NH3•H2O+Al(OH)3↓+2BaSO4↓,故正确;
⑤向FeSO4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即ClO-在酸性条件下将Fe2+氧化成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故正确;
⑥25℃,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即在碱性条件下Mg2+、Cu2+会形成沉淀,所以25℃,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Mg2+、Cu2+、不可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⑦0.1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NO3-、Cl-相互不反应,所以0.1mol•L-1 NH4HCO3溶液中,K+、Na+、NO3-、Cl-可以共存,故正确;
⑧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本身是易被氧化的物质,故错误;
⑨0.1mol/L、pH=1的NaHA溶液,说明NaHA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则向0.1mol/L、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错误;
⑩SO2的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为弱酸应分布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3?H++HSO3-,故错误.
所以不正确的有②③⑥⑧⑨⑩共6项,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方程式以及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所限定的条件,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碳与氧化铁按不同比例在高温下反应的气体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Ⅰ.提出猜想
猜想1:该反应气体产物只有CO2
猜想2:该反应气体产物只有CO
猜想3:该反应气体产物可能CO2、CO的混合物
Ⅱ.查阅资料
①N2不与C、Fe2O3发生反应,所以该反应可以在氮气氛围中进行.
②实验室可利用饱和氯化钱溶液和亚硝酸钠混合加热制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NO2-$\frac{\underline{\;\;△\;\;}}{\;}$N2↑+2H2O
Ⅲ.设计方案
用如图装置将一定量的Fe2O3在隔绝空气条件下与一定量炭粉反应,测定固体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N.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量:m (Fe2O3)=1.60g;m(C)=0.24g,均匀混合,并全部装人燃烧管;
③加热燃烧管前,先通一段时间N2.此操作目的是_排尽装置内空气;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N2
④停止通N2,夹紧弹簧夹,充分加热燃烧管,使Fe2O3与C完全反应.
⑤停止加热,再通N2,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燃烧管中的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从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成立.
V.小明同学从环保角度分析,用该装置进行实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在D装置导管处用酒精灯点燃,或用塑料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已知A是气体单质,E的水溶液显强酸性.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1)物质B为NH3(写化学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A→B: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B→C:4NH3+5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3)C物质常是汽车尾气的污染物之一,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装置,可使C物质与CO反应,生成两种不是污染物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 $\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N2
(4)若往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物质B和足量空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的沉淀产生,
试写出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2++O2+8NH3+10H2O=8NH4++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气密性已检验)进行实验.

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①甲、乙同学选用以下试剂进行实验(0.1mol•L-1KI溶液,30%H2O2溶液、0.1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实验记录如表.
 操作现象
向I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III中加入KI、淀粉溶液.连接I、III,打开活塞I中剧烈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III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II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III中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连接II、III,点燃酒精灯III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2+4I-+4H+=2I2+2H2O.
②甲用II加入试剂替换I后,III中仍加入KI、淀粉溶液,再次实验时III中溶液不变蓝.由此他猜测第一次实验时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甲又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a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            b.FeCl2          c.Na2S
③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易被O2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②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这是为什么?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中混有HC1,不能生成CaCO3沉淀.
③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g、f接e、d接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在两个绿苹果中插入Cu片、Zn片和石墨棒,然后用导线连接,电流计指针偏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为两个原电池串联B.Zn片为电源负极
C.两个Cu片均不参加反应D.石墨上有O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W同主族,离子化合物ZY不溶于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W>Y>Z
B.Z的单质不能与水反应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Y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l)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3H2O?Fe(OH)3(胶体)+3H+
(2)已知25℃时,K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K2.79×103
(3)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中通入空气的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
②装置A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Fe-2e-=Fe2+、4OH--4e-=2H2O+O2
③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产生气泡速率缓慢,无法使悬浮物形成浮渣.此时,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c
a.H2SO4    b.BaSO4  c.Na2SO4    d.NaOH  e.CH3CH2OH
(4)工业催化剂K3[Fe(C2O43]•3H2O是翠绿色晶体,在421~553℃时,分解为Fe2O3、K2CO3、CO、CO2、H2O.实验室由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草酸钾(K2C2O4)、草酸(H2C2O4)和双氧水(H2O2)混合制备.
①制备过程要防止草酸被H2O2氧化,请写出草酸被H2O2氧化的化学方程式H2C2O4+H2O2=2CO2↑+2H2O.
②配合物的稳定性可以用稳定常数K来衡量,如Cu2++4NH3?[Cu(NH34]2+,其稳定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u(N{H}_{3}{)_{4}}^{2+}]}{c(C{u}^{2+}){c}^{4}(N{H}_{3})}$.已知:[Fe(C2O43]3-的稳定常数Kl=1020,Fe(SCN)3的稳定常数K2=2×103,请设计检验K3[Fe(C2O43]•3H2O中铁元素的方案取适量晶体加热,取固体残留物溶解在H2SO4中,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有铁元素,反之则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B.OH-的电子式:
C.F-的结构示意图:D.CCl4的比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