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硫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运用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O2和一定量的SO2后,SO2和SO3(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①该温度下,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②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为
 

(2)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经焙烧、熔炼等使铁元素及其他有关杂进入炉渣,将铜元素还原为铜.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Cu2S(s)+3O2(g)═2Cu2O(s)+2SO2(g)△H=-768.2kJ?mol-1
2Cu2O(s)+Cu2S (s)═6Cu(s)+SO2(g)△H=+116.0kJ?mol-1
①“焙烧”时,通入少量空气使黄铜矿部分脱硫生成焙砂(主要成分是Cu2S和FeS,其物质的量比为1:2)和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熔炼中,Cu2S与等物质的量的O2反应生成Cu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精英家教网
(3)用电解的方法将硫化钠溶液氧化为多硫化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将硫化物转变为多硫化物是电解法处理硫化氢废气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图,是电解产生多硫化物的实验装置:
①已知阳极的反应为:(x+1)S2-═SxS2-+2xe-,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当反应转移xmol电子时,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标准状况下).
②将Na2S?9H2O溶于水中配制硫化物溶液时,通常是在氮气气氛下溶解.其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分析:(1)①根据v=
△c
△t
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②根据化学反应的三行式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2)①根据信息确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
(3)①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阴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阳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来回答;
②硫离子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为硫单质,据此来回答.
解答:解:(1)①开始至平衡时二氧化硫的平均反应速率是v=
△c
△t
=
2.0mol-0.2mol
10L
10min
=1.8×10-2mol?L?1?min?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之比,所以开始至平衡时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v=9×10-3mol?L?1?min?1,故答案为:9×10-3mol?L?1?min?1
②根据图示内容知道:2SO2(g)+O2(g)?2SO3(g)
    初始浓度:0.2       0.1      0
    变化浓度:0.18       0.09     0.18
    平衡浓度:0.02      0.01       0.18
则K=
c2(SO3)
c2(SO2)?c(O2)
=
0.182
0.022×0.01
=8.1×103L?mol?1
故答案为:8.1×103 L?mol?1
(2)①根据信息:“焙烧”时,通入少量空气使黄铜矿部分脱硫生成焙砂(主要成分是Cu2S和FeS,其物质的量比为1:2)和SO2,知道反应物是黄铜矿和氧气,产物是
Cu2S和FeS,其物质的量比为1:2,即方程式为:2CuFeS2+O2
 高温 
.
 
Cu2S+2FeS+SO2,故答案为:2CuFeS2+O2
 高温 
.
 
Cu2S+2FeS+SO2
②已知:A、2Cu2S(s)+3O2(g)═2Cu2O(s)+2SO2(g)△H=-768.2kJ?mol-1,B、2Cu2O(s)+Cu2S (s)═6Cu(s)+SO2(g)△H=+116.0kJ?mol-1
则Cu2S(s)+O2(g)=2Cu(s)+SO2(g)可以是
1
3
(A+B)
,即△H=
1
3
×(116.0kJ?mol-1-768.2kJ?mol-1)=-217.4 kJ?mol-1
故答案为:Cu2S(s)+O2(g)=2Cu(s)+SO2(g)△H=-217.4 kJ?mol-1
(3)①阴极上是阳离子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H++2e-=H2↑,当反应转移xmol电子时,产生的气体0.5xmol,体积为0.5xmol×22.4L/mol=11.2xL,
故答案为:2H++2e-=H2↑;11.2xL;
②硫化钠中的硫离子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为硫单质,配制时要隔绝氧气,可用氮气气流,即:2S2-+O2+2H2O=2S↓+4OH-,故答案为:2S2-+O2+2H2O=2S↓+4OH-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等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9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2SO2(g)+O2(g)2SO3(g)的△H       0(填“>”或“<”);若在恒温、恒

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 “不”);

若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起始时SO2和O2分别为1mol和0.5mol,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90%。则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     ,转化率为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若反应进行到状

态D时,           (填“>”、“<”或“=”)

(2)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①写出自然界固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则c(NH4+       c(Cl-)(填“>”、“<”或“=”);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在25°C下,向0.1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的0.1mol·L-1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反应后的浊液中,继续加入0.1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25°C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3班)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19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2SO2(g)+O2(g)2SO3(g)的△H       0(填“>”或“<”);若在恒温、恒
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若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起始时SO2和O2分别为1mol和0.5mol,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90%。则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     ,转化率为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若反应进行到状
态D时,           (填“>”、“<”或“=”)
(2)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①写出自然界固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则c(NH4+      c(Cl-)(填“>”、“<”或“=”);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在25°C下,向0.1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的0.1mol·L-1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反应后的浊液中,继续加入0.1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25°C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硫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容易转化。

Ⅰ.火山喷发、生物质降解时产生的有毒气体H2S、SO2等进入大气后,因一些自然转化而得以消除。如

(1)H2S和SO2分子碰撞时,污染会降低。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S在常温下,会被空气逐渐氧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在飘尘催化下,会被空气氧化为SO3,遇水生成硫酸,硫酸遇石灰岩转化为稳定的石膏矿物(CaSO4·2H2O)。SO2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环保措施上,这会给我们带来“师法自然”的启示。

Ⅱ.人为过度排放二氧化硫等,会超出自然净化吸收能力,带来严重环境污染。“石灰-石膏法”和“烧碱法”是工业上常用的工业烟气脱硫法。

(4)“石灰-石膏法”吸收二氧化硫的流程为:

 

由SO2等生成石膏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烧碱法”是用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烟气,其优点是氢氧化钠碱性强、吸收快、效率高。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烧碱的价格较贵(石灰0.36元/kg,烧碱2.90元/kg)。

(6)若将“石灰-石膏法” 和“烧碱法”结合起来对烟气脱硫,则会产生快速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的好效果,最终仍得到石膏产品。请在下列流程图的①~④处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硫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运用相关

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O2和一定量的SO2后,SO2和SO3(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①该温度下,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②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              

(2)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经焙烧、熔炼等使铁元素及其他有关杂质进入炉渣,将铜元素还原为铜。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Cu2S(s)+3O2(g) = 2Cu2O(s)+2SO2(g)  △H =-768.2 kJ·mol1

2Cu2O(s)+ Cu2S (s) = 6Cu(s)+SO2(g)  △H =+116.0 kJ·mol1

①“焙烧”时,通入少量空气使黄铜矿部分脱硫生成焙砂(主要成分是Cu2S和FeS,其物质的量比为1:2)和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熔炼中,Cu2S与等物质的量的O2反应生成Cu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用电解的方法将硫化钠溶液氧化为多硫化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将硫化物转变为多硫化物是电解法处理硫化氢废气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图,是电解产生多硫化物的实验装置:

①已知阳极的反应为:(x+1)S2=SxS2+2xe,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当反应转移xmol电子时,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标准状况下)。

②将Na2S·9H2O溶于水中配制硫化物溶液时,通常是在氮气气氛下溶解。其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