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

 

A.

正、逆反应不再进行

B.

反应物的浓度为零

 

C.

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以反应物的浓度不为0,故B错误.

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过程: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有(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  )

 

A.

闻气体的气味

B.

制取少许硅酸

 

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

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HCO3溶液与盐酸:CO32﹣+2 H+=H2O+CO2

 

B.

硝酸银溶液与铜:Cu+Ag+=Cu2++Ag

 

C.

金属钾与水反应:K+H2O═K++OH+H2

 

D.

用醋酸除水垢: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种微型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电池是把  能转化成  能的装置.

(2)该电池中Zn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3)当金属Zn消耗了16.25g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常压下,24m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剩余气体体积为3ml,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可能

是(   )

A.1:16      B.16:1     C.17:7      D.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没有单位的

C.氮气的摩尔质量是28g

D.1molH2O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目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

(1)称取铁钉(碳素钢)12.0g放入3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是否含有Fe2+,应选择加入的试剂为       (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672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4.66g。据此推知气体Y 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2)气体Y中 还有H2的原因是                    

(3)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简述确认气体Y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                         

(5)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