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0.2 L NaCl、MgCl2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混合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Mg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⑵该混合溶液中含溶质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

⑶将该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1 L,稀释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1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配制2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 所用NaOH已经潮解

C. 带游码的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D. 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郏县一高、叶县二高等五校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Ba(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PH=1的稀硫酸,至溶液中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测得溶液的pH=2,若忽略两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则稀硫酸的体积与Ba(NO3)2溶液的体积之比是( )

A.10:1 B.1:10 C.9:1 D.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D.在1L2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NA

D.1mol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盐酸,蒸发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NaNO3

CaCO3

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③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④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

⑥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A. ①⑥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某一元酸HA,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则下列事实或叙述能说明一元酸HA是弱酸的是( )

A.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粒等量

B.反应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相等

C.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大

D.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一定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28 g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

B.与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 L

C.所含分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1∶1

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