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图①装置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B.图②装置用于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

D.对反应:A(s)+2B(g)xC(g);根据图④可以求出x=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浓硝酸和液溴均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目的是防止挥发

B.容量瓶、分液漏斗在使用时需要检验是否漏水

C.海带提碘实验中,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蒸以皿、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

D.向含有Fe2+的FeCl3溶液中通入Cl2或滴加H2O2均可除去Fe2+

E.检验Na2SO3固体是否被氧化:

试样沉淀不溶解

(2)某兴超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O2,并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已知硫代硫酸钠受热、遇酸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中试剂为

②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 (写物质名称)

③d中的试剂为

④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K2SO4、NaHCO3、BaCl2、FeCl3、KCl五种物质中的某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2)向(1)中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A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又得到白色沉淀 B.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是 。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写2个或写一个总方程均可)

(2)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通过 反应进一步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月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做实验时可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

②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③用酒精可以从饱和碘水中萃取碘

④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⑤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以上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上统一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已知:A、B、C、D、E、F六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最高;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F2O和黑色的FO两种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2)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A的简单氢化物分子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 .

(4)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5)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配位数为

(6)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黑色球表示F原子),已知紧邻的白球与黑球之间的距离为a cm, 该晶胞的密度为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上统一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 B<C<D

B. 四氧化三铁与B的反应是工业上大量生产铁的重要方法

C.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大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D. B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上统一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目的

古 代 文 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

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赣州市十四校高三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陈述均正确且Ⅰ、Ⅱ两者间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在高温下进行

N2+3H2 2NH3是吸热反应

B

明矾水溶液水解生成胶体

明矾可用于净水

C

SiO2是酸性氧化物

HF溶液不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

D

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酸性:氢碘酸强于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天津市高三上质量调查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 5 mol • L-1的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

(1)原合金中Mg的质量 g;Al的质量 g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