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C.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合成有机物C的线路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反应类型相同

B. 能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判断B中是否混有A

C. 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14H12O2

D. 有机物A的原子可能都在一个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酸性燃料电池(以甲醇为燃料,酸性介质)结构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B. 电池工作时,减少的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C. 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H3OH-6e-+H2O=CO2+6H+

D. B电极每消耗1 mol O2,电池中减少4 mol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双周考(A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I.下图是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H2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试问:

(1)步骤1、2分别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步骤1:________,步骤2:________。

(2)比较E1、E2、E3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

II. 下列变化 ①碘的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氯化钠溶于水

④氯化氢溶于水 ⑤氧气溶于水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上述物质都为纯净物时,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III.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S_______ CsOH_______ CO2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双周考(A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现通入4 mol H2和4 mol N2,10 s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 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双周考(A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 稳定性:NH3<PH3<SiH4 B. 酸性:HClO4>H2SO4>H3PO4

C. 碱性:KOH>NaOH>Mg(OH)2 D. 沸点:HF>HI>HBr>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3月)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I、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⑴反应I:C(s) + H2O(g)CO(g) + H2(g) ΔH = +135 kJ·mol-1,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II:CO(g) + H2O(g) CO2(g) + H2(g) ΔH = ?41 kJ·mol-1。如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水蒸气与CO物质的量之比)与CO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① 判断T1、T2和T3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从小到大的顺序)

② 若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为0.8,经煤气化反应I和水气变换反应II后,得到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II应选择的温度是_______(填“T1”或“T2”或“T3”)。

⑶① 甲烷化反应IV发生之前需要进行脱酸反应III。煤经反应I和II后的气体中含有两种酸性气体,分别是H2S和_______。

② 工业上常用热碳酸钾溶液脱除H2S气体得到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II、利用甲烷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利用的化学品,其能源和环境上的双重意义重大。该技术中的化学反应为:

CH4 (g)+3CO2 (g)2H2O(g)+4CO(g) H>0

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示意如图:

⑷过程II,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生成H2O(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⑸假设过程I和过程II中的各步均转化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过程I和过程II中均含有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II中使用的催化剂为Fe3O4 和CaCO3

c.若过程I投料,可导致过程II中催化剂失效

(6)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2 mol CH4(g)和4.8 mol CO2(g),发生反应CH4 (g)+3CO2 (g)2H2O(g)+4CO(g) H>0,实验测得,反应吸收的能量和甲烷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像如图。计算该条件下,此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

B. 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C. 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最小排斥原理

D. 杂化轨道可分为sp、sp2、sp3杂化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可能位于(  )

A. ⅢA族或ⅢB族 B. ⅣA族 C. ⅠB族 D. Ⅰ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