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催化转化机动车尾气为无害气体,能消除酸雨和雾霾的发生

C.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D.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利用太阳能、氢能源、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A正确;B.催化转化机动车尾气为无害气体,只能减少酸雨和雾霾的发生,不可能消除,故B错误;C.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减少对食物等污染,故C正确;D.故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重金属,积极开发废电池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可以变废为宝,故D正确;答案为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

编号

金属(粉末状)/mol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

3 mol/L盐酸

10mL

25℃

B

Fe

0.1

3 mol/L 盐酸

10mL

25℃

C

Mg

0.1

3mol/L 盐酸

10mL

25℃

D

Mg

0.1

6mol/L 盐酸

10mL

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0.01mol·L-1X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非金属性Y>R,则XY组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XR组成的化合物

B. ZY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为1:21:1

C.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是:Z>R>W>Y>X

D. 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pH=a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B. 含等物质的量的NaHSO3Na2SO3的溶液:2c(Na+)=3[c(HSO3-)+c(SO32-)+c(H2SO3)]

C. 0.1mol·L-1盐酸与0.2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c(NH3·H2O)>c(Cl-)>c(NH4+)>c(OH-)

D. 含有AgCl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B聚乙炔用I2Na等做掺杂处理后可形成一种导电塑料,该导电塑料是一种纯净物,

C用蘸有浓氨水的棉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D用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的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CH2=CH-CH3中碳的杂化类型有sp3 和sp2,其中有两个π键,7个σ

B.分子CO和N2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

C.Na+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D.CO2分子的构型为直线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B.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C.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2e===PbSO4 正极:PbO24HSO2e===PbSO42H2O今欲制得Cl2 0.050 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A0025 mol B0050 mol C0.100 mol D02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

A.-1780 kJ/mol B.-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