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Fe b. FeO c. Fe3O4 d. Fe2O3

(2) 现代利用铁的氧化物循环裂解水制氢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整个过程与温度密切相关, 当温度低于 570℃时,反应Fe3O4(s)+4 CO(g) 3Fe(s)+4 CO2(g),阻碍循环反应的进行。

① 已知:Fe3O4(s) + CO(g) 3FeO(s) +CO2(g) ΔH1 = +19.3 kJ·mol-1

3FeO(s) + H2O(g)Fe3O4(s) + H2(g) ΔH2 =-57.2 kJ·mol-1

C(s)+CO22CO(g) ΔH3 =+172.4 kJ·mol-1 。

铁氧化物循环裂解水制氢气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 下图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 Fe3O4(s)和 CO(g)反应达平衡时 CO(g)的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i. 当温度低于570℃时,温度降低CO的转化率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

ii. 当温度高于570℃时,随温度升高,反应 Fe3O4(s) + CO(g) 3FeO(s) + CO2(g)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4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是________。

(3)① 古老而神奇的蓝色染料普鲁士蓝的合成方法如下:

复分解反应 ii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 如今基于普鲁士蓝合成原理可检测食品中 CN-,方案如下:

若试纸变蓝则证明食品中含有 CN-,请解释检测时试纸变蓝的原因_________。

(4)已知25℃时,Kap[Fe(OH)3]=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置100mL 5mol/LFeCl3溶液,为使配置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入2mol/L的盐酸_________mL(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高三2月份模拟演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0.100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两种一元酸HX、HY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X是强酸,HY是弱酸

B. V[NaOH(aq)]=10.00mL时,

C. V[NaOH(aq)]=20.00mL时,所得的两种溶液的pH均等于7

D. V[NaOH(aq)]=20.00mL时,所得的两种溶液的导电性,HX的比HY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学业水平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首飞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属于(  )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有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显得尤为重要。

(1)在汽车排气管内按照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

已知:① N2(g)+O2(g)=2NO(g)  △H=+180.5kJ·mol-1

②C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393.5kJ·mol-1和-283kJ·mol-1

则2NO(g)+2CO(g)=N2(g)+2CO2(g))   △H=_______kJ·mol-1

(2)将0.20molNO和0.10molCO充入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CO在0-9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1·min-1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12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入NO C.加催化剂 D.降低温度

②该反应在第18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能将水与燃煤产生的CO2转化成HCOOH和O2。已知常温下0.1mol·L-2的

HCOONa溶液pH=10,则H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甲基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B. 常温下,1L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01 NA

C. 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 NA

D. 50mL12mol·L-1盐酸和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结论

A

配制Fe(NO3)2溶液时加入适量的硝酸

抑制Fe2+水解

B

浓硫酸和蔗糖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的KMnO4溶液,气体全部被吸收且溶液紫红色褪去

“黑面包实验”产生的气体具有还原性

C

往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D

幼儿使用含NaF的牙膏,可以使牙齿上的Ca5(PO4)3OH转化为Ca5(PO4)3F,防止蛀牙

Ksp[Ca5(PO4)3F]<Ksp[Ca5(PO4)3OH]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碱式次氯酸镁[Mga(ClO)b(OH)c·xH2O]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微溶于水的无机抗菌剂。为确定碱式次氯酸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 准确称取1.685g碱式次氯酸镁试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用足量乙酸酸化,用O.8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2I-+S4O62-),消耗25.00mL。

② 另取1.685g碱式次氯酸镁试样,用足量乙酸酸化,再用足量3%H2O2溶液处理至不再产生气泡(H2O2被ClO-氧化为O2),稀释至1000mL。移取25.00mL溶液至锥形瓶中,在一定条件下用0.020 00mol/L 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Mg2+(离子方程式为Mg2++H2Y2-=MgY2-+2H+) ,消耗25.00 mL

(1)步骤① 中需要用到的指示剂是_______。

(2)步骤② 中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Mg2+物质的量将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通过计算确定碱式次氯酸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从海水中可提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

B. 应用高纯度单质硅制成光导纤维,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C. 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减少PM2.5等细颗粒物的产生

D. 开发二氧化碳制成的全降解塑料,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B.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C. 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