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A、B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在3~18之间,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且离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若A的原子序数为a,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     )

A.a+8-m-n     B.a+16-m-n    C.a-8-(m+n)        D.a-m-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辽宁二模)A、B、C、D、E五种单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在化学反应中均能形成简单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且B、D、E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CBDEA.常温时,A、B为气态,A和B两元素可形成2:1或1:1的共价化合物M或N.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其中F、P和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F的电子式是

(2)以铂作电极,Q为电解质溶液,通入A、B单质形成原电池,通入气体A的电极是
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O2+4e-═4OH-
2H2O+O2+4e-═4OH-

(3)N与P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最典型的共性是
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

(4)写出E与Q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已知:4D(s)+B(g)=2G(s)△H=-akJ?mol--12D(s)+B(g)=P(s)△H=-bkJ?mol-1用化学式表示B与G反应生成P的热化学方程式
2Na2O(s)+O2(g)2=Na2O2(s)△H=(a-2b)kJ/mol
2Na2O(s)+O2(g)2=Na2O2(s)△H=(a-2b)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B、C、D、E、F、G七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中,E原子的半径最大;B、C和F在周期表中相邻,B、C同周期,C、F同主族,F原子的质子数是C原子质子数的2倍;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X和Y(相对分子质量X<Y );D形成的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回答问题:
(1)D元素的名称为
,F形成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液态化合物Y的一种用途
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作消毒剂
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作消毒剂

(3)用某种金属易拉罐与A、C、E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l+2OH-+2H2O=2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使用这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
易燃、易爆
易燃、易爆

(4)P和Q两种物质都是由A、C、E、F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水溶液都显酸性,等物质的量的P和Q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HSO3-=H2O+SO2
H++HSO3-=H2O+SO2

(5)由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可作为火箭推进器中的强还原剂,已知一个W分子和一个Y分子中都含有18个电子,0.5mol液态W和足量液态Y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B2和液态X,并放出408.8kJ热量.查资料可知:
2Y(1)=2X(1)+C2(g)△H=-196.4kJ?mol-1写出液态W与气态C2反应生成液态X和气态B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1)+O2(g)=N2(g)+2H2O(1)△H=-621.2kJ?mol-1
N2H4(1)+O2(g)=N2(g)+2H2O(1)△H=-621.2kJ?mol-1
.该反应还可设计为原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N2H4-4e-+4OH-=N2+4H2O
N2H4-4e-+4OH-=N2+4H2O

(6)G为氯,以K2CrO4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溶液可以测定溶液中Cl-的浓度,已知Ksp(AgCl)=1.56ⅹ10-10,Ksp(Ag2CrO4)=1.10ⅹ10-12,Ag2CrO4为砖红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滴入最后一滴硝酸银溶液时,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深沉,振荡后砖红色沉淀不溶解
滴入最后一滴硝酸银溶液时,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深沉,振荡后砖红色沉淀不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已知A、B、C、D、E、F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其中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D、E为同主族元素,且E的原子序数为D的2倍.F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金属元素的第二位.试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d64s2
3d64s2

(2)关于B2A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CD

A.B2A2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
B.每个B2A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1:1
C.B2A2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D.B2A2分子中的B-A键属于s-spσ键
(3)B和D形成的一种三原子分子与C和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互为等电子体,则满足上述条件的B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是
直线型
直线型

(4)C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B、D两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高的主要原因
N元素原子2p能级有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较稳定
N元素原子2p能级有3个电子,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较稳定

(5)A与D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其中 Y含有
极性键、非极性键
极性键、非极性键
 键(填“极性键”“非极性键”),A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 等,则M的电子式为
,N的结构式为

(6)E的氢化物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为
四面体型
四面体型
,E 原 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
SP3
杂化.
(7)F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右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的棱边长分别为acm、bcm,则F单质的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的密度之比为
2b3:a3
2b3:a3
,F原子配位数之比为
3:2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已知A、B、C、D、E为五种短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E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E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A、E形成的化合物甲分子中电子总数为18,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N
N
(填写元素符号)
(2)A单质与C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化合为乙,室温下,向pH=a的乙的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b的甲的水溶液,且a+b=14,充分作用后,溶液的pH
7(填“>”“<”或“=”),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H4+)>C(Cl-)>c(OH-)>c(H+
c(NH4+)>C(Cl-)>c(OH-)>c(H+

(3)A、B两元素也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为丙.用D的单质和丙可以构成原电池,电池用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KOH溶液,在X极通入化合物丙,Y极通入D的单质,则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4-8e-+10OH-=CO32-+7H20
CH4-8e-+10OH-=CO32-+7H20

(4)工业生产E元素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0
 电解 
.
 
2NaOH+Cl2↑+H2
2NaCl+2H20
 电解 
.
 
2NaOH+Cl2↑+H2

(5)常温常压下,由A、B、D可组成液态物质J.现有2.3gJ与足量的D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 BD2气体和2.7gA2D液体,同时放出68.35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
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1月)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性质或结构信息

A           单质常温下为固体,难溶于水易于溶CS2。能形成2种二元含氧酸。

B            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核外p电子总数大于7。

C            单质曾被称为“银色的金子”。与锂形成的合金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单质能溶强酸和强碱。

D           原子核外电子层上s电子总数比p电子总数少2个。单质和氧化物均为空间网状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E            其氧化物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分之一,也是空气质量预报的指标之一;该元素在三聚氰胺中含量较高。

F            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1)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D原子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F与E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             (填元素符号)。

(3)A,B两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键能较小的是        ;分子较稳定的是         。(填分子式)

(4)C单质、镁、NaOH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F与钙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已知该化合物晶胞1/8的体积为2.0×10-23cm3,求该离子化合物的密度,请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