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或“=”填空: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
=
=
△H2
(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
△H2
①4P(白磷,s)+5O2(g)=2P2O5(s)△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H2
(4)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1,则碳的燃烧热数值
110.5kJ?mol-1;
(5)已知:稀溶液中,H+(aq)+OH (aq)=H2O(l)△H=-57.3kJ/mol,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57.3kJ;
(6)可逆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H=Q,根据图回答:

①P1
 P2;  ②(a+b)
(c+d);  ③t1
 t2℃.
分析:(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
(2)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
(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
(4)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分析;
(5)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6)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
②增大压强A%降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
解答:解:(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则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相同,
故答案为:=;
(2)氢气分子生成氢原子要破坏化学键,需要吸热,则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故答案为:>;
(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因△H<0,则放出的能量越多反应热越小,
故答案为:<;
(4)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比生成一氧化碳多,故答案为:>;
(5)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的热量多余57.3kJ,故答案为:>;
(6)①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故答案为:<;
②增大压强A%降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故答案为:<;
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比较反应热的角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E和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A和E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结构如图所示,阳离子(用“●”表示)位于该正方体的顶点或面心;阴离子(用“○”表示)位于小正方体的中心.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和D的氢化物,后者的沸点较低,
(2)其原因是
HF中分子间存在氢键,使沸点反常高
HF中分子间存在氢键,使沸点反常高

(2)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三周期ⅢA族
第三周期ⅢA族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4)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1
1s22s22p63s23p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水中所含食盐高达4×1016t.用海水可生产食盐和金属镁或镁的化合物,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CaCO3
CaCO3

(2)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g(OH)2+2H+=Mg2++2H2O
Mg(OH)2+2H+=Mg2++2H2O

(3)实验室由粗盐结晶制精盐的操作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
A.粗盐提纯过程中过滤的目的是
(填序号)
①获得NaCl晶体  ②除去难溶性物质  ③除去易挥发物质   ④除去可溶性物质
B.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漏斗
漏斗
烧杯
烧杯

(4)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和H2O,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材料因含有Mg(OH)2而具有阻燃性.简析Mg(OH)2能够阻燃的原因.
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难熔物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止了可燃物的燃烧
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难熔物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止了可燃物的燃烧
; ②
分解生成的水会降低环境的温度
分解生成的水会降低环境的温度

(5)电解MgCl2制金属Mg的反应方程式为:MgCl2
 通电 
.
 
Mg+Cl2↑.电解0.2molMgCl2可生成金属Mg
4.8
4.8
g,同时可得到氯气
4.48
4.48
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硫酸的最大消费渠道是化肥工业,用硫酸制造的常见化肥有
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或硫酸锌或硫酸钾
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或硫酸锌或硫酸钾
(任写一种).
(2)硫酸生产中,根据化学平衡原理来确定的条件或措施有
D
D
(填写序号).
A.矿石加入沸腾炉之前先粉碎     B.使用V2O5作催化剂
C.转化器中使用适宜的温度       D.净化后的炉气中要有过量的空气
E.催化氧化在常压下进行         F.吸收塔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3)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
2SO2(g)+O2(g)
 催化剂 
.
 
2SO3(g)△H=-98.3kJ?mol-1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二转二吸法”,即将第一次转化生成的SO2分离后,将未转化的SO2进行二次转化,假若两次SO2的转化率均为95%,则最终SO2的转化率为
99.75%
99.75%

(4)硫酸的工业制法过程涉及三个主要的化学反应及相应的设备(沸腾炉、转化器、吸收塔).
①三个设备分别使反应物之间或冷热气体间进行了“对流”.请简单描述吸收塔中反应物之间是怎样对流的.
从接触室中出来的热气体SO2、O2、N2、SO3,在吸收塔的底部进入,从下向上运动;
从吸收塔顶部喷洒冷的浓硫酸,从上向下运动;热气体SO3与冷的浓硫酸相对流动,进行热量交换.
从接触室中出来的热气体SO2、O2、N2、SO3,在吸收塔的底部进入,从下向上运动;
从吸收塔顶部喷洒冷的浓硫酸,从上向下运动;热气体SO3与冷的浓硫酸相对流动,进行热量交换.

②工业生产中常用氨-酸法进行尾气脱硫,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只写出2个方程式即可)
SO2+2NH3?H2O═(NH42SO3,(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
SO2+2NH3?H2O═(NH42SO3,(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举世闻名的化工专家,他对制碱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作“侯氏制碱法”.右图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碳酸氢钠一步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为:
①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②先从D的分液漏斗中连续滴下浓氨水,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的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时.再通入A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碳酸氢钠).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为止.
③过滤烧杯内所得的混合物,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④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固体,发生反应:
NaCl(s)+NH4Cl(aq)=NaCl(aq)+NH4Cl(s),搅拌后过滤,滤出物可用作化肥.
⑤滤液再注入烧杯C中,重复使用,进行下一次制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手握住装置A的烧瓶(或微热),看到B瓶中玻璃管口和C中左边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拿开,玻璃管内部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A及左半部分气密性良好
用手握住装置A的烧瓶(或微热),看到B瓶中玻璃管口和C中左边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拿开,玻璃管内部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A及左半部分气密性良好

(2)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3)A中常选用的固体为
CaCO3
CaCO3
;B中应选用的液体为
和NaHCO3溶液或水或饱和食盐水
和NaHCO3溶液或水或饱和食盐水

(4)步骤②中必须先让D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后,再让A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原因是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先通NH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从而生成更多的NaHCO3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先通NH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从而生成更多的NaHCO3

(5)步骤④是在较高温度(如60℃)下还是在较低温度下(如0℃~10℃)下进行合适?
较低
较低
(填“较高”或“较低”)
(6)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简要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