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物质结构与性质》
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锌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1)葡萄糖酸锌[CH2OH(CHOH)4COO]2Zn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补锌剂.写出Zn2+基态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10
1s22s22p63s23p63d10
;葡萄糖[CH2OH(CHOH)4CHO]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
sp2、sp3
sp2、sp3

(2)Zn2+也能与NH3形成配离子[Zn(NH34]2+.配位体NH3分子空间构型为
三角锥型
三角锥型

在[Zn(NH34]2+中,Zn2+位于正四面体中心,N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试在图1中表示[Zn(NH34]2+中Zn2+与N之间的化学键

(3)如图2表示锌与某种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晶胞,其中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ZnX
ZnX
;该化合物的晶体熔点比干冰高得多,原因是
该化合物是原子晶体,而干冰是分子晶体
该化合物是原子晶体,而干冰是分子晶体
分析:(1)Zn元素是30号元素,Zn原子形成离子先失去高能层中的电子,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
葡萄糖分子中-CHO中的C原子成2个单键、1个C=O,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其它C原子成4个单键,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
(2)NH3分子中N原子成3个N-H单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故NH3分子为三角锥型;
[Zn(NH34]2+中Zn2+有空轨道,N有孤对电子,[Zn(NH34]2+中Zn2+与N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
(3)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Zn原子处于晶胞内部,X原子处于顶点与面心,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X原子数目,据此书写化学式,晶胞中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故该晶体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熔点比分子晶体高.
解答:解:(1)Zn元素是30号元素,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故Zn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葡萄糖分子中-CHO中的C原子成2个单键、1个C=O,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其它C原子成4个单键,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sp2、sp3
(2)NH3分子中N原子成3个N-H单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故NH3分子为三角锥型,
[Zn(NH34]2+中Zn2+有空轨道,N有孤对电子,Zn2+与N之间的化学键为配位键
故答案为:三角锥型,
(3)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Zn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晶胞中含有4个Zn原子,X原子处于顶点与面心,晶胞中X原子数目为8×
1
8
+6×
1
2
=4,故该化合物化学式为ZnX,晶胞中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故该晶体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干冰属于分子晶体,故该化合物的熔点比干冰高,
故答案为:ZnX,该化合物是原子晶体,而干冰是分子晶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杂化轨道、化学键与晶胞结构等,难度不大,注意(1)中原子形成阳离子时先失去高能层中高能级的电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6.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X 496 4562 6912 9543
Y 738 1451 7733 10540
Z 578 1817 2745 11578
(1)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Al>Mg>Na
Al>Mg>Na
(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的原因是
Y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处于全满稳定状态,能量降低
Y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处于全满稳定状态,能量降低

(2)W元素应用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金属元素,如人体内W元素的含量偏低,则会影响O2在体内的正常运输.已知W2+与KCN溶液反应得W(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W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3d64s2
3d64s2

②已知CN-
N2
N2
分子互为等电子体,1molCN-中π键数目为
2NA
2NA

③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N)2+4KCN=K4[Fe(CN)6]
Fe(CN)2+4KCN=K4[Fe(CN)6]

B.《化学实验》:无色晶体硫酸锌,俗称皓矾,在医疗上用作收敛剂,工业上作防腐剂、制造白色颜料(锌钡白)等.某实验小组欲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晶体,进行了以下实验:
(1)取50mL制氢废液,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后,用ZnO调节滤液使pH约等于2,加热、蒸发、浓缩制得较高温度下的硫酸锌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粗制的硫酸锌晶体.
①加入少量氧化锌调节滤液使pH≈2目的是
将硫酸转化成硫酸锌除去硫酸,且不带进其他杂质
将硫酸转化成硫酸锌除去硫酸,且不带进其他杂质

②加热蒸发、浓缩溶液时,应加热到
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时,停止加热.
(2)粗晶体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滴加1~2滴稀硫酸,用沸水浴加热至晶体全部溶解.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结晶.抽滤(装置如图2所示).将所得晶体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1-2次,得到较纯的硫酸锌晶体.
①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
;b
吸滤瓶
吸滤瓶

②抽滤跟普通过滤相比,除了得到沉淀较干燥外,还有一个优点是
过滤速度快
过滤速度快

③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利用乙醇的挥发,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减少硫酸锌的损失
利用乙醇的挥发,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减少硫酸锌的损失

(3)在制取氢气时,如果锌粒中混有少量的铁、铜杂质,对硫酸锌的质量
(填“有”、“无”)影响,原因是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除去;铁虽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但锌比铁活泼,只要锌粒过量,就可置换硫酸亚铁中铁过滤除去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除去;铁虽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但锌比铁活泼,只要锌粒过量,就可置换硫酸亚铁中铁过滤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物质结构与性质】
I.第三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ⅢA
ⅢA
族,该族第四周期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II.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象,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
ⅣA
ⅣA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
b
b
,理由是:
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由于在水分子间存在多条结合力较大的氢键,总强度远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氧族元素中其它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
A点所示的氢化物是水,由于在水分子间存在多条结合力较大的氢键,总强度远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氧族元素中其它氢化物的沸点不会高于水.


Ⅲ.据最新一期的《新科学》杂志报道,科研人员在20℃、1个大气压和其它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就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下图是水和“热冰“微观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图.回答:

(1)以上信息体现了水分子具有
极性
极性
性,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
sp3

(2)请你写出这种“热冰”的一种重要的应用:
制作常温下的溜冰场等
制作常温下的溜冰场等

B.【实验化学】(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12分)

二茂铁【(C5H5)2 Fe】是由一个二价铁离子和2个环戊烯基负离子构成,它的发现可以说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二茂铁可以用还原铁粉与环戊二烯在氮气氛围中发生反应而制得:

2C5H6+Fe(还原铁粉)(C5H5)2 Fe+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二价铁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2)二茂铁的熔点是173℃(在100℃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49℃,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据此可推断二茂铁晶体为             晶体,由此可进一步推知,在二茂铁结构中,C5H5与Fe2+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                

(3)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图中数字仅代表碳原子编号),在其5个碳原子中采取sp3杂化的是        (填写编号),是环茂二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在其分子结构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个数最多有      个;

(4)原子数目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与N2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二价阴离子是         (填化学式),其电子式是                         

B.《实验化学》模块(12分)

(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方案:

称取1.0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2.38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它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2)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佳,加入                   (填化学式)试剂可达这一目的。

(3)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 (Clˉ)的测定结果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到达终点后,则必须轻轻摇动锥形瓶,(此时不得剧烈摇动)以减少误差,否则这种误差会使n (Clˉ)测定值偏低,这说明两者的溶解度:AgCl        AgSCN

(填“>”或“<”)。

(5)若以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时,用去上述浓度的NH4SCN溶液20.0mL,则原氯化锶样品的纯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连云港淮安高三第三次调研5月测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21.A.《物质结构与性质》

在5-氨基四唑()中加入金属Ga,得到的盐是一种新型气体发生剂,常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⑴基态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⑵5-氨基四唑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其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在1 mol 5-氨基四唑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⑶叠氮酸钠(NaN3)是传统安全气囊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剂。

①叠氮酸钠(NaN3)中含有叠氮酸根离子(N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N3的空间构型为     

②以四氯化钛、碳化钙、叠氮酸盐作原料,可以生成碳氮化钛化合物。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右图)顶点的氮原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