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俗称莫尔盐),较绿矾稳定,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常用来配制Fe2+的标准溶液。

(1)制备莫尔盐的流程如下:

①用热的Na2CO3溶液清洗废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其中最后一步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目的是________。

(2)现取0.4gCu2S和CuS的混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用40mL0.150mol·L-1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用0.2mol·L-1(NH4)2Fe(SO4)2溶液来滴定,完全反应消耗(NH4)2Fe(SO4)2溶液VmL。已知:MnO4-+Fe2++H+→Mn2++Fe3++H2O(未配平)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②若V=35,试计算混合物中CuS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新课标高三月考卷(六)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发展以煤制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碳烯烃,部分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道路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措施。间接法是先由煤制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最的CO2)制备甲醇或二甲醚(CH3OCH3),其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①CO(g)+2H2(g)CH3OH(g) △H1=-90.1 kJ•mol-1

②CO2(g)+3H2(g)CH3OH(g) +H2O(g) △H2=-49.0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③CO(g)+ H2O(g)CO2(g)+ H2(g) △H3=-41.1kJ•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

④2CH3OH(g)CH3OCH3(g)+H2O(g) △H4=-24.5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述反应(均可逆),发生反应④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是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其理由是__________。

(2)在二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二甲醚合成反应④。实验数据见下表: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CH3OCH3(g)

H2O(g)

a

387

0.20

0

0

0.080

0.080

b

387

0.40

0

0

c

207

0.20

0

0

0.090

0.090

①387℃时,反应④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容器b中CH3OH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达到平衡时,容器c中CH3OC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3)由H2和CO可直接制备二甲醚:2CO2(g)+4H2(g)=CH3OCH(g)+H2O(g)    ΔH=__________;为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根据化学反应原理,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序号)。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4)有研究者用Cu-Zn-Al和Al2O3作催化剂,压强为5.0 MPa的条件下,由合成气[=2]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选择性=×100%。则有图可知二甲醚的选择性达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_。

(5)2016年,我国的两个科研团队在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nCO+2nH2CnH2n+nH2O)的研究中连续取得重大突破,论文分别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2016.03.16)、《Nature》(2016.10.06)杂志上。=2时,前者在400℃,1MPa的条件下,CO转化率为11%,低碳烯烃选择性达74%;后者在250℃,0.1~0.5MPa的条件下,CO转化率为31.8%,低碳烯烃选择性为60.8%,则其中低碳烯烃的产率较大者的值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O B. 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C.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 -CH3(甲基)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不同条件下KClO3将KI氧化为I2或KIO3。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KClO3和KI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开始时,首先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

(2)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3)A和B装置之间缺少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的装置,是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其理由是_________(填“是”或“否”,若选择“是”请说明理由,若选择“否”则不需说明理由)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研究

(4)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

1

2

3

4

0.20mol•L﹣1KI/mL

1.0

1.0

1.0

1.0

KClO3(s)/g

0.10

0.10

0.10

0.10

6.0mol•L﹣1H2SO4/mL

0

3.0

6.0

9.0

蒸馏水/mL

9.0

6.0

3.0

0

实验现象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黄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1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1 mol的白磷(P4)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B. 将1 mol Cl2通入水中,HC1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C. 6.4 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实验室做完铝热反应(Al和氧化铁)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其溶解,室温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组正确的是

A. 通入过量Cl2: Cl-、Fe2+、SO42-、Al3+

B. 加入过量NaOH溶液:Na+、AlO2-、SO42-、OH-

C. 加入过量氨水:Na+、NH4+、SO42-、AlO2-

D. 加入过量铜粉:NO3-、Fe3+、SO4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巧妙的实验设计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

B. 用装置乙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C. 用装置丙采集到的压强数据判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

D. 用装置丁检验NH4Cl分解产生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L的密闭绝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s时,转化率:Y>X

B. 若前10s容器内的压强增加,说明生成Z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 由图像可知前10s内生成Z的速率越来越快

D. 若X为紫色,Y、Z无色,则10s后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7年元旦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新年霾”。下列做法与“雾霾”的防护与治理相违背的是

A.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 工厂使用低硫煤

C. 增加植被面积 D. 大力提倡燃煤供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