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右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提供化学药品: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1)稀硫酸应放在中___(填写仪器名称).

2)本实验通过控制ABC三个开关将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开关___、打开开关___,就可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试分析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空气的理由___

3)实验时为防止仪器2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仪器3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

4)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摩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相对分子质量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①为了洗涤(NH4)2SO4·FeSO4·6H2O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___

A.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30%的乙醇溶液洗 D.用90%的乙醇溶液洗

②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

25.52

25.02

24.98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有气泡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D.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的该产品纯度为___(用字母ac表示)。

【答案】分液漏斗 B(或BC A 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将铁粉换成铁钉或铁块 D MnO4+5Fe2++8H+=Mn2++5Fe3++4H2O C ×100%

【解析】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利用生成的氢气将硫酸亚铁溶液压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以制备氢氧化亚铁。因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故应利用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1)利用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亚铁,应将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再利用生成的氢气将硫酸亚铁溶液压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稀硫酸放入仪器1(分液漏斗)、铁屑放入仪器2、氢氧化钠溶液放入仪器3

2)为防止装置内的空气氧化氢氧化铁,可利用生成的氢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故关闭A、打开BC,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等氢气排出空气后,打开A、关闭B,则仪器2中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被压入仪器3中,在仪器3中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3)实验时仪器2中铁粉易通过导管进入仪器3中,使氢氧化亚铁不纯。可将铁粉换成铁钉或铁块。

4因摩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为减少溶解损耗,洗涤(NH4)2SO4·FeSO4·6H2O粗产品时应用酒精、而不能用水,故使用90%的乙醇溶液洗涤(选D)。

②I.滴定时,酸性KMnO4溶液氧化样品溶液中的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Ⅱ.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数,会使消耗高锰酸钾的溶液体积偏小;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有气泡,也使消耗高锰酸钾的溶液体积偏小;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使消耗高锰酸钾的溶液体积偏大;

D.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使浓度降低,则三次测定消耗高锰酸钾的溶液体积均偏大(系统误差)。

第一次实验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明显大于后两次,应为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只有C项可能。

Ⅲ.第一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存在偶然误差,应舍弃。取第二次、第三次的平均值(25.00mL)作为标准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据MnO4~5Fe2+~5[(NH4)2SO4·FeSO4·6H2O],产品的纯度为(c mol·L-1×25.00×10-3L×5×392g·mol-1×/a g)×100%=×1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15.68 g

B.反应中ClO3的生成是因为Cl2通入过量

C.在酸性条件下 ClO ClO3可生成Cl2

D.一定有3.136 L氯气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有化合物,甲: 乙: 丙:

1)甲、乙、丙之间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____(填)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称:_______

2)写出只有一个侧链并且能水解的甲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______________

鉴别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丙的方法: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可用酒精、浓硫酸作试剂来制取乙烯,但实验表明,还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如反应中会生成SO2CO2、水蒸气等无机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纯净的乙烯并探究乙烯与单质溴能否反应及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制备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实验中,加热F装置时使液体温度迅速升至170℃。从平衡移动原理的角度解释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

(2)写出F中生成有机副产物(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F→________________→D(各装置限用一次)

(4)C中观察到溶液褪色时,表明单质溴能与乙烯反应;若D_______,表明C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若D没有出现前面所描述的现象时,表明C中发生的是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双选)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Q kJ·mol1Q>O),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浓度时间

c(NH3) (mol/L)

c(O2) (mol/L)

c(NO) (mol/L)

起始

0.8

1.6

0

2min

0.6

a

0.2

4min

0.3

0.975

0.5

6min

0.3

0.975

0.5

8min

0.7

1.475

0.1

10min

0.7

1.47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在第2 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75 mol/(L·min)

B.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

C.4 min时、第8 min时分别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常数不相同

D.在开始反应的前2 min内,该反应的△H=0.05Q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时, 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 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2)从开始至2 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容器恒压,容器恒容,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中分别加入3mol Z,起始时容积相同,发生反应2X(g)+2Y(s)3Z(g)并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

B.平衡后若在中再加入2molZ,则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变小

C.平衡时Z的转化率:

D.平衡后若在中再加入0.1molY,则X的物质的量将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 I2(s)与1 mol H2(g)化合生成2 mol HI(g)气体时,需要吸收5 kJ的能量

B. 2 mol HI(g)分解生成1 mol I2(g)与1 mol H2(g)时需要吸收12 kJ的能量

C. 1 mol I2(s)变为1 mol I2(g)时需要吸收17 kJ的能量

D. I2(g)与H2(g)生成HI(g)气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