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KOH和Ca(OH)2的混合物1.3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一定量的B气体,实验过程中可得到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2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K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生成沉淀质量为最大时,消耗B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②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KMnO4溶液

  ③A中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②2H2S + SO2 = 3S↓ + 2H2O

  ③

 

 

 

 

BaSO4

BaSO3

 

  Ba2++ SO2 + Cl2 + 2H2O == BaSO4↓+4H+ + 2Cl

  ④0.56g   224mL ≤ V ≤ 448mL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二十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2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判断其晶体类型:
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C、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3500℃
A、               B、                  C、             
(2)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体及其配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H2、SiC、CO2、HF中,由极性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能形成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含有氢键的晶体的化学式          ,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四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13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KOH和Ca(OH)2的混合物1.3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一定量的B气体,实验过程中可得到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2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K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生成沉淀质量为最大时,消耗B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13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CO2(g)+3H2(g)CH3OH(g)+H2O(g),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C

C-H

H-H

C-O

C=O

H-O

键能/kJ·mol-1

348

413

436

358

750

463

计算反应上述反应的焓变△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S______0(填“>”或“<”或“=”),在 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2)在25℃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Al(OH)3]=3×10-34。)

(3)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在此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VaL与pH=12的NaOH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Va︰Vb               

(4)在25℃时,将c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刚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13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KOH和Ca(OH)2的混合物1.3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一定量的B气体,实验过程中可得到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2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K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生成沉淀质量为最大时,消耗B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