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Cl,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再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Cl            B.SO42            C.H2SO3            D.NH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莱芜一模)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已知:①氧化性:
IO
-
3
>Fe3+>I2;还原性:
S2O
2-
3
>I-;②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4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向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O3-+5I-+6H+=3I2+3H2O
IO3-+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Fe3++2I-=2Fe2++I2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4I-+2H2O=2I2+4KOH
O2+4I-+2H2O=2I2+4KOH

(3)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的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mol?L-1KIO3
酸性溶液(含淀粉)
的体积/mL
0.01mol?L-Na2SO3
溶液的体积/mL
H2O的
体积/mL
实验
温度
/℃
溶液出现
蓝色时所
需时间/s
实验1 5 V1 35 25 t1
实验2 5 5 40 25 t2
实验3 5 5 V2 0 t3
表中数据:t1
t2(填“>”、“<”或“=”);表中V2=
40
4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龙岩模拟)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常见物质,且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甲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问题:

(1)若甲、丁分别为铁和氯气中的一种,则丙的酸性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将变质.变质过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2++O2+4H+═4Fe3++2H2O
4Fe2++O2+4H+═4Fe3++2H2O

(2)已知乙、丁均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单质,且由甲、丁和Na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放电时甲与丁作用转化为乙(同时生成一种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物质),负极反应式为
2NH3+6OH-═N2+6H2O+6e-
2NH3+6OH-═N2+6H2O+6e-

(3)图示转化关系对应的反应既可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若丁为盐酸且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则甲的水溶液的pH比丙的水溶液的pH
(填“大”或“小”).
②若丁为单质,下列关于物质乙、丙所含的同一元素的价态的推断,正确的是
d
d

a、乙一定更高    b、丙一定更高    c、乙和丙一样高    d、无法确定
(4)高温下,利用天然气生产合成气的过程涉及上述图示转化关系(生成的H2未标出),且丙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甲→乙”对应的反应为:CH4+H2O-CO+H2(未配平,条件略).
①当1mol甲与丁反应转化为乙时吸收206.1kJ的热量,1mol乙与丁反应转化为丙时放出41.2kJ的热量.则甲与丁直接转化为乙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H2O=CO2(g)+4H2(g)△H=+164.9KJ/mol
CH4(g)+2H2O=CO2(g)+4H2(g)△H=+164.9KJ/mol
(丁均为气态).
②将甲与丁混合于容积不变密闭容器中,甲将转化为乙,且反应过程中甲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推测:反应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③t℃时,乙转化为丙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乙、丁、丙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依次为0.5mol、8.5mol、2.0mol和2.0mol.此时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a
a
(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学校化学研究小组对某溶液进行检测分析,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Al3+、HCO3-、Cl-、MnO4-、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①经实验可知溶液明显呈酸性.
②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丙,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1)写出气体丙的电子式

(2)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MnO4-、HCO3-、Cl-
MnO4-、HCO3-、Cl-
(填离子的化学式)离子,一定含有的离子有
NH4+、Al3+、SO42-
NH4+、Al3+、SO42-
(填离子的化学式).
(3)在这些不存在的离子中,有一种离子在酸性环境中与SO2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4)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可能含有的离子
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紫色,则含有K+
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紫色,则含有K+

(5)为确定上述溶液中所含的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取100mL上述溶液并向其中加入Na2O2固体,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Na2O2固体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1
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浙江模拟)学校化学研究小组对某溶液进行检测分析,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H4+、K+、Al3+、HCO3-、Cl-、MnO4-、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①经实验可知溶液明显呈酸性.
②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甲,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丙,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1)写出气体丙的电子式
,空间构型为
三角锥型
三角锥型

(2)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MnO4-、HCO3-、Cl-
MnO4-、HCO3-、Cl-
(填离子的化学式)离子,一定含有的离子有
NH4+、Al3+、SO42-
NH4+、Al3+、SO42-
(填离子的化学式).
(3)在这些不存在的离子中,有一种离子在酸性环境中与SO2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4)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试液中是否存在可能含有的离子
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紫色,则含有K+
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紫色,则含有K+

(5)为确定上述溶液中所含的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取100mL上述溶液并向其中加入Na2O2固体,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Na2O2固体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1
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某固体催化剂(可能含有FeO、Fe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已知:Fe2+能使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褪色,反应式为:5 Fe2++MnO4+8H+==5Fe3++Mn2++4H2O)。

(1)将该固体催化剂在稀硫酸中溶解,请写出这两种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3 mol·L-1H2SO4,3% H2O2、6 mol·L-1HNO3、饱和氯水、0.01 mol·L-1KmnO4、0.1 mol·L-1KI、20% KSCN溶液、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3价又有+2价。

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②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将适量稀H2SO4加入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热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

于A、B试管中。

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溶液中含Fe2+或Fe3+

步骤2:

步骤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