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面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m,DNA数目为4n

B. 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m,DNA数目为2n

C. 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②中

D. 正常情况下,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加入两种引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引物I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会与引物II结合,进行DNA的延伸,这样,DNA聚合酶只能特异地复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DNA序列,一个DNA分子三轮复制以后,含有两种引物的DNA分子有_________个。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 _______,并可遗传给下代。

(3)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Ca2+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细胞。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挥功能作用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和丙图分别是构成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基本单位

B. 乙图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是自由水

C. 若丙图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5种

D.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上部分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B. 磷脂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C. 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D. 等质量的淀粉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下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再用______________处理杂交后代的___________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培育而成。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__________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切割质粒的限制酶均只能特异性的识别3—6个核苷酸序列

B. PCR反应中两种引物的碱基间相互补以保证与模板链的正常结合

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D. 目的基因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 蓝色:鲜红色=1:1 B. 蓝色:鲜红色=3:1

C. 蓝色:鲜红色=9:7 D. 蓝色:鲜红色=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Ⅲ是_________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_______色。

(3)P是______________,Ⅳ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毕业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葡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 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做光源,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 真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O2转化为三碳糖,需要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大棚种植葡萄时,可采取_____________两个措施来提高产量。

(4)为探究黄光条件下幼苗的叶绿素a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分别取自然光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幼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然后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色素带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