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1939年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排除光照的影响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A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

C.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D.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答案】D

【解析】

本题结合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过程,考查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光合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明确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明确探究实验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识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条件。

A、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该实验需要在光下进行,A错误;

B、光反应的过程中,氧气中氧元素的来源于水中的氧原子,所以A物质是O162B物质是O182,所以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1618=89B错误;

C、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氧气来自水,C错误;

D、通过两组对照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均具有核糖体

B.具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生物有①②③

C.~⑤均属于自养生物

D.各细胞结构上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新鲜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以下实验。

Ⅰ.在30 ℃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各实验组均在30 ℃的恒定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在相同时间内的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4)曲线a是实验________(填“Ⅰ”或“Ⅱ”)的结果.

(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基本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该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2)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4)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巳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目前巳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____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

(5)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

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上题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合作用通过密切关联的两大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实现。对于改变反应条件而引起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5/C3比值减少

B. 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比值增加

C. 突然将红光改变为绿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5/C3比值增加

D. 突然将绿光改变为红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比值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X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与乙装置相比,用甲装置酿制葡萄酒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某同学若用乙装置进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处理组(乙A和乙B),乙A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B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A和乙B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及乙A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丙所示。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变化趋势。

(4)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生物;从同化作用的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主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需要液泡的参与 ②低浓度高浓度 ③消耗能量 ④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⑤一般需要光照条件 ⑥一般不会发生在真核细胞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果糖异构酶
B.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的进入
C.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D.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只小玻璃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玻璃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约过15min荧光消失,如下图。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一只玻璃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只玻璃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玻璃管中发出荧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玻璃管中不发荧光。

1)向AB两管中加水后,两管均发荧光,这能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这也说明了发光器研磨成的粉末中含有哪种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对照实验说明: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_______能转变成_____能的过程;

②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_______直接提供;

___________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你认为会发荧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