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分析有关基因表达的资料,回答问题.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1.
(1)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
(2)图1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A.
A.1与6 B.2与5  C.2与3  D.4与5
(3)判断图1中细胞功能近似程度的依据是表达的相同基因最多,差异表达的基因最少.
(4)图2中现欲研究基因1和基因7连接后形成的新基因的功能,导入质粒前,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确位置是B.

(5)如图3是表达新基因用的质粒的示意图,若要将新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的A(黑色部分)处,则切割基因时可用的限制酶是C.
A.HindⅢB.EcoRⅠC.EcoB       D.PstⅠ
(6)新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进行筛选,才能确定受体细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分析 分析题图:图1表示7种细胞中8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种类有区别,其中2号基因在7种细胞中均表达;1号和6号细胞表达的基因最为相似.图3表示质粒的结构示意图,该质粒上含有多个限制酶切点,含有一个标记基因,即青霉素抗性基因.

解答 解:(1)几乎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所以控制核糖体合成的基因几乎在所有细胞都表达,因此基因1~8中,2基因最可能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
(2)1和6细胞表达的基因最为相似,所以1和6细胞功能最为近似.
(3)1和6细胞表达的相同基因最多,差异表达的基因最少,所以两者功能最为近似.
(4)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应该在目的基因前后,所以要将基因1和基因7连接形成新基因,需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确位置是B.
(5)质粒上的A处含有3种限制酶切点,即BamH I、Eco B、Cla I,结合选项应该选用Eco B切割.
(6)新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进行筛选,才能确定受体细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故答案为:
(1)2 
(2)A 
(3)表达的相同基因最多,差异表达的基因最少
(4)B 
(5)C 
(6)筛选

点评 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细胞分化、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实质,能根据图1中的信息正确解答第(1)(2)(3)题;还要考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能根据图2和图3解答第(4)(5)(6)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天水秦安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下列哪类细胞中 ( )

A.分裂期的细胞 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卵细胞和精细胞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A,乙病属于D.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frac{2}{3}$,患乙病的概率是$\frac{1}{8}$,不病的概率是$\frac{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35S标记噬菌体的DNA
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D、F.(用字母表示)
A.血红蛋白  B.载体蛋白
C.性激素    D.神经递质
E.呼吸酶    F.抗体
(2)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3)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至少写出两种).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使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关键是该实验证明了(  )
A.P元素只能用来标记DNA
B.侵染进入细菌的只是噬菌体的DNA
C.蛋白质分子中一般含有S元素
D.细菌中具有合成噬菌体蛋白质的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的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株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H研究后发现,植株H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合成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H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1:2:1.植株H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2)将植株H经①处理培育为可育植株M,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H的幼苗.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植株M的初级性母细胞中形成14个四分体,写出含有基因a1的四分体上有关花色的基因组成a1a1a1a1
(3)由植株H中开粉红色花的植株培育成的植株M自交,产生的子代有5种表现型.
(4)用①处理方式处理植株N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产生的子代有5种表现型,表现型的比例为1:8:18: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根据图中存在X的事实可推断出(  )
A.这两物种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食物竞争
B.两物种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
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
D.两物种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有H2O生成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①③⑤B.②④⑥C.④⑤D.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