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Ⅰ.某班级组织全班学生利用暑假开展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B-b控制)的调查活动,具体调查结果见下列表格。请依据题意回答:

家庭类型

总计

婚配组合

□ ×○568

□×●4

■×○45

■×●3

620

男性子代

□403  ■18

□0  ■3

□25  ■4

□0  ■2

455

女性子代

○425  ● 0

○3  ●0

○26  ●5

○0  ●2

461

□ ○分别表示健康男女  ■●分别表示患病男女

(1)据图中调查结果分析,可推断此遗传病为       性遗传病,此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第Ⅰ组家庭的子代性状分离比并不是3:1,是因为其父母基因组成为                         

(3)通过调查与统计,此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在男性中发病率约为          %,在女性中发病率约

           %。

(4)测序结果表明,此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相比,其模板链中某段的GCG突变为GAG,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                          

(5)研究发现,致病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与正常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完全相同,但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常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内能促进某种重要化合物的合成。据此推测,正常基因很可能是通过控制                                 从而控制人体性状的。

Ⅱ. 2013年4月16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77例,其中16人已死亡,禽流感再度备受关注。医学界正在致力于研究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由于来源于小鼠体的单克隆抗体,治疗效果不很理想。科学家决定采用基因敲除术将小鼠的Ig 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 Ig 基因,然后用 H7N9 病毒去免疫小鼠,再经杂交瘤技术即可产生大量完全人源化抗体。下图是某科研机构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此处基因敲除技术的受体细胞不是小鼠的受精卵,而是小鼠的          细胞,经技术处理后

的该细胞,再重新植入小鼠脾脏中增殖。

(2)小鼠B淋巴细胞用B表示,小鼠骨髓瘤细胞用A表示,在培养液中,用灭活的动物病毒作促融剂,

培养液中共有     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只考虑两两融合)

(3)第一次筛选是选出          型的细胞(用字母组合表示),筛选具体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抑制骨髓瘤细胞DNA的复制,而B细胞DNA复制虽不受影响,但增殖能力很有限,只有杂交瘤细胞可以借助B细胞DNA复制的途径,继续增殖。此种培养基称为                 培养基。

(4)将能产生抗H7N9病毒的杂交瘤细胞在动物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其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相比,特有成分是             

(5)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制作成诊断盒,用于准确、快速诊断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者,这种诊断运用了              杂交技术。

(6)有人设想,能否利用经H7N9病毒免疫后小鼠效应T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大量生产单克隆干扰素,用于H7N9禽流感患者的有效治疗。你觉得该方法          (可行/不可行),因为                               

 

【答案】

Ⅰ.⑴隐    X

⑵XBXB×XBY、XBXb×XBY

⑶6    1.5

⑷CGC→CUC

⑸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细胞代谢

Ⅱ.⑴B淋巴细胞

⑵3

⑶AB    选择

⑷动物血清或血浆

⑸ 抗原-抗体

⑹不可行   骨髓瘤细胞是效应T细胞要攻击杀死的靶细胞,两者不可能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解析】

试题分析:Ⅰ(1)由Ⅰ正常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可确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Ⅱ患病的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男孩都患病,女孩都正常,可知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要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双亲的基因组成为XBXb×XBY,但这里婚配的双亲基因组成可能XBXb×XBY或XBXB×XBY。(3)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18+3+4+2)/455≈0.059=6%,(5+2)/461≈0.015=1.5%。(4)依据转录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模板链中GCG突变为GAG,则mRNA中则由CGC变为CUC。(5)由“正常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内能促进某种重要化合物的合成”可推知正常基因很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细胞代谢从而控制人体性状的。

Ⅱ(1)结合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图可知:首先要获得经H7N9病毒免疫的B淋巴细胞,然后让此类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因此受体细胞不是小鼠的受精卵,而是小鼠的B淋巴细胞。(2)两个细胞融合类型:

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BB),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AA),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AB)。(3)结合选择培养基的定义来判断。(4)该题考查的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培养所用培养基的区别。(6)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骨髓瘤细胞也是效应T细胞攻击的对象,根本就得不到杂交瘤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相关知识点, 意在考查学生对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理解应用及迁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广昌一中、崇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C.细胞①中有4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

Ⅰ.(14分)某班级组织全班学生利用暑假开展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B-b控制)的调查活动,具体调查结果见下列表格。请依据题意回答:

家庭类型

总计

婚配组合

□ ×○568

□×●4

■×○45

■×●3

620

男性子代

□403  ■18

□0■3

□25  ■4

□0 ■2

455

女性子代

○425  ● 0

○3 ●0

○26  ●5

○0 ●2

461

分别表示健康男女  ■●分别表示患病男女

(1)据图中调查结果分析,可推断此遗传病为       性遗传病,此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第Ⅰ组家庭的子代性状分离比并不是3:1,是因为其父母基因组成为                        

(3)通过调查与统计,此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在男性中发病率约为          %,在女性中发病率约为            %。

(4)测序结果表明,此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相比,其模板链中某段的GCG突变为GAG,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                          

(5)研究发现,致病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与正常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完全相同,但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常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内能促进某种重要化合物的合成。据此推测,正常基因很可能是通过控制                                    从而控制人体性状的。

Ⅱ.(8分)2013年4月16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77例,其中16人已死亡,禽流感再度备受关注。医学界正在致力于研究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由于来源于小鼠体的单克隆抗体,治疗效果不很理想。科学家决定采用基因敲除术将小鼠的 Ig 基因敲除,代之以人的 Ig 基因,然后用 H7N9 病毒去免疫小鼠,再经杂交瘤技术即可产生大量完全人源化抗体。下图是某科研机构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此处基因敲除技术的受体细胞不是小鼠的受精卵,而是小鼠的          细胞,经技术处理后的该细胞,再重新植入小鼠脾脏中增殖。

(2)小鼠B淋巴细胞用B表示,小鼠骨髓瘤细胞用A表示,在培养液中,用灭活的动物病毒作促融剂,培养液中共有     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只考虑两两融合)

(3)第一次筛选是选出          型的细胞(用字母组合表示),筛选具体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抑制骨髓瘤细胞DNA的复制,而B细胞DNA复制虽不受影响,但增殖能力很有限,只有杂交瘤细胞可以借助B细胞DNA复制的途径,继续增殖。此种培养基称为                 培养基。

(4)将能产生抗H7N9病毒的杂交瘤细胞在动物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其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相比,特有成分是             

(5)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制作成诊断盒,用于准确、快速诊断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者,这种诊断运用了              杂交技术。

(6)有人设想,能否利用经H7N9病毒免疫后小鼠效应T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大量生产单克隆干扰素,用于H7N9禽流感患者的有效治疗。你觉得该方法 

        (可行/不可行),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杭州西湖高中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选择题

检验某动物组织中是否含有油脂,一般可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     )

   (A)碘液           (B)本尼迪特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Ⅲ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湖北省武穴中学2014届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检测某动物组织细胞,发现有机物的分解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则该细胞正在

A.分化               B.分裂               C.癌变               D.衰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