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加试题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Ⅰ、HindⅢ、SmaⅠ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________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

2)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ampR B.启动子    C.终止子 D.复制原点

3)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农杆菌转化 B.显微注射 C.大肠杆菌转化 D.细胞融合

4)过程②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

5)对早期胚胎进行切割,经过程②可获得多个新个体。这利用了细胞的_____性。

6)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_____(填字母代号)技术。

A.核酸分子杂交 B.基因序列分析 CPCR D.抗原抗体杂交

(二)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不仅缓解了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同时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下面是利用玉米秸秆来生产乙醇的流程:

1)从纤维素丰富的土壤中获取微生物1,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后,用 _________ 将菌种涂布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中。

2)下列有关涂布分离法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从土壤稀释液中取样时,不能只取悬液

B.接种时,涂布工具需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

C.培养后菌落在整个平板表面分散均匀

D.涂布分离法比划线分离法更易获得单菌落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可通过培养微生物1获得 ______________酶,并将该酶固定在某介质上制成固定化酶。

4)微生物2通常是______________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接种微生物2时要注意避免_____________,发酵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这样得到的乙醇浓度不会很高,最高是_________,所以要对生产出来的乙醇经过蒸馏、提纯等加工,才可以得到浓度大于90%的燃料乙醇。

【答案】HindⅢ和BamH 氨苄青霉素 B B 胚胎移植技术 全能 D 玻璃刮刀 A 纤维素酶 酵母菌 杂菌污染 无氧 16%

【解析】

据题(一)图分析,根据目的基因两侧的限制酶和质粒上的限制酶种类分析,应该选择BamHⅠ、HindⅢ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且质粒上的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没有被破坏。图中过程①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过程②表示胚胎移植。

据题(二)图分析,微生物1将纤维素发酵产生葡萄糖,为纤维素分解菌;微生物2将葡萄糖发酵产生乙醇,为酵母菌。

(一)(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HindⅢ和BamHⅠ同时酶切载体(质粒)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目的基因);由于酶切后质粒上的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没有被破坏,因此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应该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包括目的基因(人乳铁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其中启动子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故选B。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①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故选B。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②表示胚胎移植技术。

5)对早期胚胎进行切割,获得的多个小胚胎经过胚胎移植后发育为多个新个体,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6)人乳铁蛋白是目的基因(人乳铁蛋白基因)表达的产物,而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是否表达,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故选D

(二)(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对土壤中获取微生物1进行的是涂布分离法,稀释后应该用玻璃刮刀将菌种涂布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中。

(2)A、从土壤稀释液中取样时,应该取悬液进行涂布,A错误;

B、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时,涂布工具需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B正确;

C、培养后菌落在整个平板表面应该分散均匀,C正确;

D、涂布分离法比划线分离法更易获得单菌落,D正确。

故选A。

3)通过培养微生物1获得纤维素酶,并将该酶固定在某介质上制成固定化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微生物2应该是酵母菌,其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因此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接种酵母菌时要保证无菌(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无氧的条件;这样得到的乙醇浓度不会很高,最高是1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神经递质和其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若刺激A点,图B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反向的偏转

D.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膨胀时,物质③构成的结构变薄

B.图中结构①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物质②有关

D.不同细胞膜上物质②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图一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的两条途径,其中报告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图二为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以及HAS基因两侧的核苷酸序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一和图二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应该使用酶B和酶C获取HSA基因

B.应该使用酶A和酶B切割Ti质粒

C.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含1个酶A的识别位点

D.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用酶C处理将得到2DNA片段

2PCR技术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在利用该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的DNA作为模板,利用____________寻找HSA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扩增。

3)图一过程中需将植物细胞与___________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___________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转化的植物细胞。

4)图一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绵羊受体细胞,采用最多,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为检测HSA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受体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_,用抗血清白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f(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abc三组细胞都吸水,其中c组细胞吸水最多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浓度小于b组的

C.d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所以实验前后长度不变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是针对植物幼苗所做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说明苗尖端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B.③中生长素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明胶

C.①②③④展示的是鲍森詹森的实验

D.②中发生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的C肽段切除后,生成胰岛素,基本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前胰岛素原需要相应的模板参与

B.加工完成后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可能会增加

C.发生了水解反应,水中的氢用于形成—SH

D.两次切除可能分别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农历2019岁末,临近春节,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传染现象,我国政府及早采取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2002年中国的SARS疫情和2012年的中东MERS疫情也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

1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 RNA 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

2下列关于冠状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抗菌素对它都没有杀伤作用

B.它是一类分子生物,有蛋白质和 RNA 构成

C.它只有侵入人体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

D.将冠状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5 种碱基、1 种五碳糖、一种磷酸

3冠状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 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机制有所不同,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通常为(

A.被动扩散运输

B.经离子通道注入

C.胞吞或膜融合

D.诱导宿主细胞膜裂解

4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用(+RNA 表示。下图表示冠状病毒的增殖和表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冠状病毒属于 RNA 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

B.病毒 RNA 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C.病毒 RNA 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

D.病毒 RNA 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然后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刺激皮肤(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刺激时间

刺激部位

现象

麻醉较短时间

趾尖皮肤

无屈反射

背部皮肤

有搔扒反射

麻醉几分钟

趾尖皮肤

无屈反射

背部皮肤

无搔扒发射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麻醉较短时间坐骨神经的传入神经元无动作电位

B.麻醉较短时间坐骨神经的传出神经元有动作电位

C.麻醉几分钟后搔扒反射的传入神经元无动作电位

D.麻醉几分钟后搔扒反射的传出神经元无动作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