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f(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abc三组细胞都吸水,其中c组细胞吸水最多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浓度小于b组的

C.d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所以实验前后长度不变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的纵坐标(因变量)是实验前的长度/实验后的长度,当该比值等于1时,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比值小于1时,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说明细胞吸水越多;比值大于1时,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多。

A、据图分析,abc三组的比值(实验前的长度/实验后的长度)都小于1,说明细胞都在吸水,又因为a的比值最小,说明a组细胞吸水最多,A错误;

B、据图分析可知,b组比值小于1f组比值大于1,说明b组细胞吸水,f组细胞失水,因此f组细胞中液泡的浓度应该大于b组的,B错误;

Cd组比值为1.1(大于1),说明其细胞发生了失水,试验后长度变小,C错误;

D、当比值等于1时,细胞液浓度应该与蔗糖浓度相当,据图分析可知,比值等于1的蔗糖浓度应该在0405 mol·L1之间,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曲线Ⅰ表示体内某神经纤维受适宜刺激后,膜内Na+含量变化,曲线Ⅱ表示膜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ab段神经纤维膜对K+的通透性不断降低,直至为零

C.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D.曲线Ⅱ的结果是由一个电极放在膜内一个电极放在膜外测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秋水仙素作用于AB段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 BC时期高尔基体活跃,出现细胞板

C. CD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移向两极的均有同源染色体

D. CD时期可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度遮阴条件下,该植株的CO2固定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全光照、CO2浓度1%30℃”是该植株实际光合作用的最适条件组合

C.“轻度遮阴、CO2浓度003%20℃”条件下,该植株叶肉细胞的CO2固定速率等于0

D.相同时间内,在“全光照、20℃”条件下,该植株在CO2浓度为1%时较CO2浓度为003%时产生的C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下图为适宜CO2浓度等条件下,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该植物的O2吸收速率的影响的曲线图。请结合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影响O2吸收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图中E点对应情况下,20℃条件下该植物产生的O2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条件下产生的O2量。

3)当光照强度为8klx,温度为20℃时,该植物5h中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mg,要想产生与之等量的O2,则在10℃条件下,需用10klx的光持续照射_________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Ⅰ、HindⅢ、SmaⅠ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________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

2)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ampR B.启动子    C.终止子 D.复制原点

3)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农杆菌转化 B.显微注射 C.大肠杆菌转化 D.细胞融合

4)过程②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

5)对早期胚胎进行切割,经过程②可获得多个新个体。这利用了细胞的_____性。

6)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_____(填字母代号)技术。

A.核酸分子杂交 B.基因序列分析 CPCR D.抗原抗体杂交

(二)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不仅缓解了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同时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下面是利用玉米秸秆来生产乙醇的流程:

1)从纤维素丰富的土壤中获取微生物1,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后,用 _________ 将菌种涂布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中。

2)下列有关涂布分离法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从土壤稀释液中取样时,不能只取悬液

B.接种时,涂布工具需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

C.培养后菌落在整个平板表面分散均匀

D.涂布分离法比划线分离法更易获得单菌落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也可通过培养微生物1获得 ______________酶,并将该酶固定在某介质上制成固定化酶。

4)微生物2通常是______________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接种微生物2时要注意避免_____________,发酵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这样得到的乙醇浓度不会很高,最高是_________,所以要对生产出来的乙醇经过蒸馏、提纯等加工,才可以得到浓度大于90%的燃料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来自细菌

B.适当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图示实验可以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D.该实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 B 细胞能合成抗体,一部分分泌出去,一部分留在细胞膜上

B.辅助性 T 细胞能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目标有自身细胞和异体移植细胞

D.巨噬细胞呈递的抗原-MHC 复合体能被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P·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以表彰其在癌症疗法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肿瘤细胞为了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在自身表面产生了一种被称为“PD-L1”的蛋白,这个蛋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结合,就会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从而放过肿瘤细胞,任其疯狂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图中所示过程人人生来就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PD-1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PD-1抑制剂类药物,如PD-1抗体,可以减弱PD-1蛋白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