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 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期,禽流感病毒H7N9因致病性强、致死率高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离开家禽就不能存活

B. 该病毒内的DNA和RNA化学元素组成相同

C. 该病毒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 该病毒和颤藻均无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是昆虫纲双翅目的一种小型的蝇类。体长3-4mm。10多天繁殖一代,生物学家常把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黄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 控制,如下图;红眼W与白眼w是一对相对性状,位于在性染色体上。根据所学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用___________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成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很好的实验证据。他和同事的假设是如果控制白眼(w)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_____________,就可以很好的解释白眼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2)如果图中染色体为果蝇细胞的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则在该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_____条,图中细胞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名称叫做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确定了果蝇的黄身(A)对黑身(a)为显性,另一对相对性状正常翅(B)对残翅(b)为显性,为进一步确定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杂交实验加以说明,可供选择的亲本有,黑身残翅、黄身残翅、黄身正常翅,均为纯合个体,雌雄均有若干。(用遗传图解加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普通高等学校2017届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 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 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C.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D.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 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 湿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解者以加快物质循环

D. 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6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000只/hm2

B. 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C. 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的物种丰富度

D. 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细菌、并呈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Ⅱ分子是一种特异性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原a能被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B. 图中所示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 细胞②受刺激活化后将产生淋巴因子

D. 细胞①只参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甘肃省河西五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为探索治疗机体对某种药物依赖的有效途径,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将大鼠置于自身给药箱中(如图)。

当大鼠按压非给药杆时指示灯不亮,药泵不给药,按压给药杆时指示灯亮,药泵通过静脉导管向大鼠注射一定量药物。灯亮时,光刺激大鼠视网膜,引起视神经细胞产生___________传至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信息传至________________,产生视觉。多次重复训练后,大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建立联系。当单位时间内大鼠按压给药杆的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被视为对该药物形成依赖。以下将这种大鼠简称D鼠。

(2)研究发现,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升高。为探讨酶A活性对药物依赖的影响,在两组D鼠相关脑区注射酶A活性抑制剂或生理盐水后,再分别放入自身给药箱,记录单位时间内两组D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若抑制剂组的D鼠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抑制酶A的活性可以降低D鼠对药物的依赖。

(3)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能与编码酶A的mRNA互补结合的含22个核苷酸的RNA,它能进入细胞,促进编码酶A的mRNA降解。将这种小RNA用溶剂M溶解后,注射到D鼠相关脑区,引起酶A含量明显下降,D鼠对药物的依赖降低。进行本实验时,要同时进行一个对照处理,将一段小RNA用_______________ (填“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溶剂M”)溶解,注射到D鼠的相关脑区。这段小RNA的最佳设计为:与实验组使用的小RNA相比,其核苷酸的__________ (多选,只填序号)。

a.种类相同  b.种类不同  c.数目相同 d.数目不同 

e.序列完全相同  f.序列完全不同

若此对照组D鼠相关脑区内酶A含量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实验组结果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湖南省湘潭市2017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发生在人体细胞中的生理过程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 相同DNA分子转录形成的mRNA相同

B. 基因表达过程中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C. 不同的tRNA可以转运相同的氨基酸

D. 不同的密码子翻译出的氨基酸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