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 min会有砖红色沉淀

B. 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中含有游离的五碳糖分子、磷酸分子和含氮碱基

C. 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前者可产生于叶绿体中,后者的形成可能与髙尔基体有关

D. 糖原是多糖,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肌糖原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转化成葡萄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SCK基因)导入水稻,筛选出SCK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SCK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SCK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3∶1

B.图乙个体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1∶1

C.图丙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1/2含SCK基因

D.图丙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许多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许多细胞器都有膜,如内质网、离尔基体、中心体等,这些细跑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

C.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有细胞都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D.硅肺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A. 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

B. 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一定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C. 人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D. 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白鼠是洹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在下丘脑,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溫的主要中枢。

实验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身体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任何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罝于可以人工控制的溫室中将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测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___________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溫度,纵轴表示小白鼠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_______。

(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以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_____ 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红光,ATP下降

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

C.绿光,[H]下降

D.绿光,C3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表示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某种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图1中生殖细胞的异常基因组成情况,可以肯定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细胞①中

B.在图1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肯定只有2种

C.图2中基因突变发生在A点之前

D.图2中在BC段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D段和GH段变化的原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同特点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 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用限制酶 切割质粒,用限制酶 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 原则进行连接.

(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

(4)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 。写出目的基因在细菌中表达的过程

(5)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 (填能或不能)说明一定导入了重组质粒,以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