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图1表示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某种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图1中生殖细胞的异常基因组成情况,可以肯定染色体数目变异发生在细胞①中

B.在图1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肯定只有2种

C.图2中基因突变发生在A点之前

D.图2中在BC段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D段和GH段变化的原因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子豌豆可以简化环节,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序 处理即可.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 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 ,使 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

(4)玉米的大穂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穂性状.若大穂杂交种(B1B2C1C2)自交,F2出现衰退的小穂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5)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 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 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 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授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 ,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2 min会有砖红色沉淀

B. 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中含有游离的五碳糖分子、磷酸分子和含氮碱基

C. 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前者可产生于叶绿体中,后者的形成可能与髙尔基体有关

D. 糖原是多糖,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肌糖原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转化成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篙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A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于凋亡蛋白Q表达影响,需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甲〜丁分别表示某些生物学过程,下列对这些曲线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曲线中若B点表示胃蛋白酶的最适pH,则胰麦芽糖酶的最适pH可能左移

B. 乙图B点是某昆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大于A点时该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

C. 丙图若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则B点是细胞原生质层的体积最大

D. 丁图中若B点时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A 点时不可能是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XX性染色体。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如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右图为果蝇的两种性染色体结构模式图。

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XO、OY的果蝇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或Y。

(1)根据表中信息,推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 (会、不会)影响果蝇性别。

(2)性染色体异常果蝇出现的原因是 。果蝇种群中性染色体上可能发生交叉互换的区域是

(3)XrXrY与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 种可育的个体。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性染色体组成有 种类型,可育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有 种类型。

(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获得。

①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 引起的。

②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 引起的。

③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 ,由亲本中的 (雄、雌)性果蝇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11.18定时训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为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 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 ;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

(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 ;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