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鸡的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已知基因A决定羽毛产生色素,a不产生色素,B抑制色素的产生,b不起抑制作用。现有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羽鸡品种,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的基因型为aabb,将品种甲、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推测,F2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鸡一定表现为白羽黑斑,还有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鸡也可能表现为白羽黑斑。

2)有人推测白羽黑斑性状的出现是由于Bb抑制作用不完全所致。可通过确定F2白羽黑斑的基因型来验证此推测,方法为:将白羽品种乙分别与F2中的白羽黑斑杂交,得到多窝后代,统计每窝子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窝的子代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该推测成立。否则推测不成立。

3F2中白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有色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aBb AABb 和(或)AaBB 白羽黑斑:有色羽=1 1 5 AAbbAabb

【解析】

由题图可知:子二代出现763的比例,即总份数为16份,说明为9331的变式,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的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白羽黑斑。

1)由分析可知:F2中基因型为AaBb的鸡一定表现为白羽黑斑,其所占的份数为4份,而子二代白羽黑斑占6份,说明基因型为AABbAaBB的鸡也可能表现为白羽黑斑。

2)若验证白羽黑斑性状的出现是由于Bb抑制作用不完全所致,可将白羽品种乙(aabb)分别与F2中的白羽黑斑(AaBbAABb)杂交,得到多窝后代,统计每窝子代性状及比例,若假设正确(AABb表现为白羽黑斑),则子代中会出现白羽黑斑∶有色羽=11的比例。

3)由(1)(2)可知,子二代中白羽黑斑的基因型为AaBbAABb,有色羽的基因型为AAbbAabbF2中白羽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5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Bt基因即苏云金芽孢杆菌(Badcilusthuringiensis)基因,其表达产物伴胞晶体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晶体,能使一些鳞翅目害虫瘫痪致死。如图为培养转Bt基因试管苗的基本操作过程。

1Bt基因可从构建的Bt基因组文库中获取,也可以从其cDNA文库中获取,后者获取的基因与前者的区别是______(填含有不含有)启动子。若目的基因满足______条件时,也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2)图中用到Ti质粒作为载体将Bt基因送入受体细胞中,质粒DNA分子上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其作用是______。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Ⅳ中产生的细胞团称为______,步骤Ⅳ和Ⅴ过程要注意控制培养基中______的浓度比例,以便获得幼苗。

4)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循环经济,是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______。我国西北的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很小,只适宜种植少数的草本植物,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转Bt基因的植物,结果造成减产。这个案例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眼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其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基因控制性状的过程如图1所示,果蝇的翅形有裂翅和正常翅,其中裂翅为显性,受基因D控制,且基因型为DD的胚胎致死,现有裂翅紫眼雄果蝇和裂翅红眼雌果蝇杂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2

1)根据杂交结果可知,控制其眼色的基因B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分析表格,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中的白眼全部为正常翅,而紫眼和红眼全部为裂翅,其原因是__________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交配后代的紫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突变等情况)。

3)若亲本雌雄果蝇在某次交配过程中生育了一个裂翅白眼个体,则可能原因是亲本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中二核苷酸(CpG)的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而甲基化不影响DNA复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个体体色的差异可能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B.碱基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C.碱基甲基化不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

D.A基因中的碱基甲基化引起了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有多种类型,可统称为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运转体)

1G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结构或场所)中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由图可知,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________________,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__________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摄入葡萄糖速率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G4主要在脂肪细胞等细胞中表达,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G4基因控制G4合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4)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使正常情况下的尿液不含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水汽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液泡浓度调节,浓度增加,水分进入保卫细胞,气孔张开,反之气孔关闭研究人员对鸭跖草叶的气孔运动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1表示气孔开度在红光照射下对蓝光的反应,图2表示一天中气孔开度与保卫细胞内K+和蔗糖含量的变化,回答问题:

1CO2可以通过气孔到达叶肉细胞,适当增加CO2浓度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2分析可知,气孔开度变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且在不同时间段起主要渗透压的物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生产中通常利用红酵母等微生物发酵产β-胡萝卜素,发酵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及β→胡萝卜素产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图2表示对β一胡萝卜素提取样品进行鉴定的结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罐内红酵母培养基按物理性状来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工业生产中通常用紫外线照射红酵母以选育高产菌株。其原理是紫外线诱发其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菌体增长最快出现在_____________h,菌体的生物量到达最大值后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纸层析法鉴定提取样品,从图2分析可知色带____________为β-胡萝卜素。但发现结果颜色较浅。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萃取时,萃取剂使用量__________________提取的色素少。

5)碳源的种类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有着定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碳源

麦芽糖

蔗糖

淀粉

β一胡萝卜素含量(mg. L- 1)

3.25

4.81

1.68

据表分析,最佳碳源是______________。若要进一步探究最佳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进而使体重减轻。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引发的肥胖与小鼠体内瘦素有关,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1)瘦素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运输至下丘脑,并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产生信号,在________________形成饱腹感,从而抑制食欲。

2)蛋白酶P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关于蛋白酶P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两种假说机制如图2所示。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实验。

实验材料: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各若干只,高脂饮食,正常饮食。

(要求与说明:饮食用量和次数按照小鼠正常水平,方式为饲喂;检测指标为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测定,具体检测过程不做要求)

A.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等量的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编号丙组;

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

________________

B.预测实验结果:用柱形图来表示假说二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

C.分析与讨论:

为使实验结果更加严谨,还应进一步测定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种细菌的一个反应程序:一种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另外的氨基酸。16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对生命都是必需的),VZ代表不同的酶。原始种的细菌只要培养基中有氨基酸就能生长,变异种的细菌只有在培养基中有氨基酸125时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细菌的变异种中不存在的酶是 V 酶、Z

B.该种细菌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C.促使该程序进行的是细菌中的酶,它具有催化和调节的特性

D.细菌各种酶的场所合成有游离的核糖体和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