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还原糖、淀粉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碘液

B. 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 配制斐林试剂需要NaOH溶液和CuS04溶液

D.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表示磷酯分子,它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也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B. 物质乙、丙的单体可分别表示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 基因和结构2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

D. 结构2在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中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为遗传常用材料,其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味两种。某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亲本

组合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黄色×黄色

紫色×紫色

白色×白色

F1籽

粒颜色

紫色

紫色

黄色

黄色、白色

紫色、黄色、

白色

白色

(1)若第五组实验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_____________。

(2)若只研究黄色和白色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发现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有一条异常。

①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Ttt,且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该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造成的。

③若②中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l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中得到的含异常染色体的植株占_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纯合甜昧和纯合非甜味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所示,且雌蕊接受同株和异株花粉的机会相等。请通过分析各行玉米的种子性状,判断甜味和非甜味的显隐性关系。

①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则甜味是显性。

②若A、C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B、D行的植株种子是____________,则非甜味是显性。

(4)若(3)中非甜昧是显性,现将B行植株的种子发育成的新个体(F1)进行随机交配,则所得种子的甜味与非甜味比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省级名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40片,抽去叶肉细胞间隙的气体,平均分为4组,分别不同处理,如图,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小圆形叶片上浮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最短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省级名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B. 制备细胞膜前,向猪血细胞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制成细胞稀释液

C. 用健那绿给黑藻细胞染色观察蓝绿色的线粒体

D. 用苏丹Ⅲ给花生子叶切片染色,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转基因奶牛的培育过程,①~⑨为不同的过程,a-d为胚胎的不同结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过程③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所用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

(2)若过程⑦为体外受精,过程⑤要得到较多的卵母细胞,通常需要用__________激素处理良种奶牛,过程⑥得到的精子需要进行__________处理。

(3)过程⑧常用的培养液成分一般包括__________、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氨基酸、

核苷酸等物质。若对该过程得到的胚胎的[ ]__________进行均等切割,将会得到多头同种基因型的转基因奶牛。

(4)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奶牛,应将抗原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上;一般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用__________作为探针对目的基因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弃耕大豆田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组成,某生态学家通过调查得知,田鼠种群密度为80只/hm2。调查时,他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弃耕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为植物,次级消费者为鼬

B. 弃耕农田里发生初生演替,和弃耕前相比该弃耕地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C. 该生态学家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有标记的田鼠有20只

D.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估算的种群密度大于80只/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器官移植在当今的疾病治疗中普遍被应用,但在全世界的临床医学上普遍存在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设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移植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____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给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2)现代医学证明,可从新生儿剂带血中分离出细胞,若将来需进行器官移植,可通过培养该类细胞并加入__________因子以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用于自身移植,这样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3)借助核移植技术获得器官: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对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成年患者,可取出病人正常的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将其注入处于____________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通过电刺激方法使两细胞融合,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____________发育成器官,由于核基因来自于病人自身,所以器官移植后也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为了扩大器官供体的来源,科学家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抑制或祛除抗原决定基因,再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猪器官,从而解决供体短缺问题。获得该转基因猪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需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约为30%

B. 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C. 柠檬酸循环过程中没有ATP的生成

D. 电子传递链既传递电子也传递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