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为了解不同害虫防治策略对梨园土壤线虫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梨园划分为三个区进行一年的实验研究。实验处理如下:

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9次;

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4次;

实验2区:植物源药物减施防治,喷施药剂4次。

1)为调查土壤线虫数量以及种类,科研人员在梨园中__________选择若干取样点,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2)三个区线虫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又根据线虫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将土壤线虫划分为4个营养类群,再根据调查得到的线虫种类,计算得到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如下表。

相对丰度

营养类群

020 cm

20 cm

常规区

实验1

实验2

常规区

实验1

实验2

食细菌线虫

79.92

80.05

79.71

77.45

60.94

66.39

食真菌线虫

6.54

6.33

7.45

2.69

2.56

2.59

杂食-捕食线虫

5.77

5.68

5.52

4.45

4.42

4.20

植物寄生线虫

7.77

7.94

7.32

15.41

32.08

26.82

①梨园中的细菌、真菌、线虫和植物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各种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②在020 cm土层,各营养类群线虫相对丰度在3个区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20 cm土层,实验区__________,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③土壤线虫食性多样化,使土壤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对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农药胁迫较重的土壤浅层,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均受到影响,导致不同处理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线虫__________上,而在农药胁迫相对较轻的土壤深层,由于__________线虫可能对农药更敏感,导致不同处理间差异主要体现线虫的相对丰度上。

【答案】随机 取样器取样(或样方 0~20 cm土壤中, 减施防治有利于线虫生存,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农药防治;>20cm土壤中,不同措施对土壤线虫无显著影响 ①生物群落 垂直 ②食细菌线虫相对丰度下降,植物寄生线虫相对丰度升高 ③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数量 植物寄生

【解析】

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样方法的注意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1)土壤线虫数量以及种类的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取样时需要进行随机选择若干取样点。

2)分析数据,在0~20cm的土层中频繁化学防治,使线虫数量明显降低,而植物源药物减施防治线虫的数量最多,所以得出结论:减施防治有利于线虫生存,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农药防治,而超过0~20cm的土层同措施对土壤线虫无显著影响。

3)①同一地点全部的生物称为生物群落,不同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在>20cm土层中,实验区食细菌线虫相对丰度下降,植物寄生线虫相对丰度升高。

③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4)从(2)结果看出在土壤表层,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土壤线虫的数量明显下降,而深层中实验组的农药胁迫较轻,植物寄生线虫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其对农药更加敏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5___________,它与____(填标号)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2)图中4______,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_____相连接。

3)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________平行的,在空间上呈双螺旋结构。

4)活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复制过程中需要______、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镍(Ni)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当土壤中含量过高时,往往会对植物水分、养分的吸收及光合作用产生干扰。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在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有益真菌。为了研究镍(Ni)的浓度对植物的胁迫作用及外源接种AMF对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利用桂花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系列实验,实验的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注:Pa表示叶片净光合速率、Ga表示气孔导度;图中CK表示未接种AMF组,AMF表示接种AMF组。

1)由图判断,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如果删除图中NiCl2质量浓度为零的组别,也能得出实验结论。你认为这一观点________(科学/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的净光合速率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写出两项即可)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叶面积、单位________氧气的释放量来表示。

3)由图1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节图2中气孔导度的主要植物激素是________。进一步实验发现,在Ni胁迫的条件下,AMF组的胞间CO2浓度明显低于CK组,根据图1、图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谷氨酸(Glu)至少有两种密码子

B.终止密码子分别为TAATGA

C.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

D.基因重叠能经济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他莫昔芬(Tam)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患者长期使用后药效降低,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患乳腺癌的病人几乎都是女性,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癌细胞生长和抑制凋亡。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主要是由女性的__________分泌的。临床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正常的患者使用Tam治疗效果较好,受体异常患者疗效较差,这是由于Tam在靶细胞内与雌激素__________雌激素受体,降低了雌激素的作用。

2)科研人员测定了初次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C)和长期使用Tam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细胞系R)在不同Tam浓度下的死亡率,结果如图1。该实验结果表明,长期使用Tam的患者癌细胞对Tam产生了__________性。

3)为研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细胞系CR的氧气消耗速率及葡萄糖摄取速率,结果如图2

①由该实验结果推测,由于细胞系R的细胞呼吸发生了__________的变化,从而使葡萄糖摄取速率明显提高。

②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是检测并比较__________产生量。

4)根据以上研究,长期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同时服用__________的药物,使Tam的抗癌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哺乳动物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请判断下列题的叙述是否正确?

_____1)从AC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

_____2AB 时期胚胎中的细胞都是全能细胞。

_____3)胚胎移植必须使用处于BC时期的胚胎。

_____4)图示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中①过程发生的化学变化是纤维素和果胶水解

B. 经过②和③过程形成的c细胞只有AABB这一种类型

C. 过程②一般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D. 过程④和⑤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进入结构①中的蛋白质________(包括,不包括)催化葡萄糖分解并生成丙酮酸和[H]的酶,指导合成这些蛋白质的基因位于________(细胞核、细胞质)中。

2)结构⑥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________性。

3)结构②表示一种细胞器,来源于结构④,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②的名称是________;结构③也是由结构④形成的,能与结构⑤作用将运输的物质释放出细胞,这种跨膜运输物质的方式称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活细胞和死亡细胞密度统计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要控制胃蛋白酶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免损伤细胞

B.培养液中应适当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以避免杂菌污染

C.曲线bc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足及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等

D.为获得更多的该动物细胞,最好在第6天进行分瓶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