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谷氨酸(Glu)至少有两种密码子

B.终止密码子分别为TAATGA

C.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

D.基因重叠能经济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不同的基因共用了相同的序列,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基因突变就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可能不变、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

A90号和149号都编码Glu,并且碱基不同,所以Glu至少有两种密码子,A正确;

B、密码子是mRNA编码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而这是DNA分子,没有密码子,B错误;

C、由于两个基因共用一个DNA分子片段,所以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C正确;

D、图中基因D的碱基序列中包含了基因E的起始到基因E的终止,由此看出基因发生了重叠,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也能经济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位素标记法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现提供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以及亮氨酸,若要研究抗体的合成与转运,应选择__________;若要验证抗体合成所需的直接模板,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此组实验标记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将15N标记的DNA分子(15N/15N-DNA)放到l4N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复制三次。将亲代DNA和每次复制产物置于试管进行离心,结果如图。其中代表复制两次后的分层结果是__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适当提高温度T2值降低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提高加入酶C的量,可使B的最大值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的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对照组的细胞呼吸速率一定比P2组大

B.P1组的净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对照组

C.25-40℃时,曲线呈下降趋势,植物不再生长

D.35-40℃期间,存在P1组合P2组净光合速率相等的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河流生态系统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吸引了一些外来物种在此安家落户。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生物进行了跟踪调查。如图甲为某种肉食性鱼类迁人后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的关系,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两种不同鱼类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河流中AB两种鱼类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乙,若AB两种鱼类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可能为被捕食者。

2)图甲所示的鱼类应为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A""B"),图甲中2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表示)点。

3)人们发现该肉食性鱼类味道鲜美,若要持续地获得最大捕获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被捕捞后保持在图甲中__________________水平,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图解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除了需要包括图一所示的工具外,还需两种工具酶

B.图二中234可分别表示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C.图三中将原肠胚分割有利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D.图四中动物细胞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可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解不同害虫防治策略对梨园土壤线虫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梨园划分为三个区进行一年的实验研究。实验处理如下:

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9次;

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4次;

实验2区:植物源药物减施防治,喷施药剂4次。

1)为调查土壤线虫数量以及种类,科研人员在梨园中__________选择若干取样点,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2)三个区线虫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又根据线虫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将土壤线虫划分为4个营养类群,再根据调查得到的线虫种类,计算得到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如下表。

相对丰度

营养类群

020 cm

20 cm

常规区

实验1

实验2

常规区

实验1

实验2

食细菌线虫

79.92

80.05

79.71

77.45

60.94

66.39

食真菌线虫

6.54

6.33

7.45

2.69

2.56

2.59

杂食-捕食线虫

5.77

5.68

5.52

4.45

4.42

4.20

植物寄生线虫

7.77

7.94

7.32

15.41

32.08

26.82

①梨园中的细菌、真菌、线虫和植物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各种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②在020 cm土层,各营养类群线虫相对丰度在3个区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20 cm土层,实验区__________,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③土壤线虫食性多样化,使土壤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对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农药胁迫较重的土壤浅层,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均受到影响,导致不同处理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线虫__________上,而在农药胁迫相对较轻的土壤深层,由于__________线虫可能对农药更敏感,导致不同处理间差异主要体现线虫的相对丰度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_______ (生物方法)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解法脱掉了______。这种酶可能是________酶,由此生成的AB细胞称为 ______________。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获得杂种植株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过程。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效应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既能___________,又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cde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碳元素在ab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在物质循环的同时也伴随着能量流动

D.acd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