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人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严重影响人视觉的遗传病。

(1)科研人员对患者甲和乙进行家系调查,得到图1所示的两个家系图。

据图分析,甲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遗传,乙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与甲_________(填 “相同”或“不同”)。

(2)研究发现,RP还存在其他遗传方式,并且目前已经发现有多达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RP有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科研人员构建斑马鱼模型,探究rp2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①科研人员敲除斑马鱼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rp2基因,筛选得到rp2基因杂合突变体。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斑马鱼杂交,对得到的F1进行rp2基因测序,发现序列不同的两种突变类型A和B,如图2所示。请比较突变型A、B的异同点:________

②研究者认为,与突变型B相比,突变型A在性状上与野生型差异更大,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从分子水平分析,选择突变型A的原因是_____

③选取相同突变类型的F1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理论上突变纯合子应占F2_______,但实际鉴定只有10%为纯合子,推测rp2基因突变______

(4)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突变的rp2基因对影响感光细胞感光能力的两种蛋白P1和P2表达的影响,得到图3所示结果。

据此推测rp2基因突变导致视觉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5)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一个Y染色体连锁的遗传家系,为探究该突变是Y染色体上的基因直接突变而来,还是由已知致病基因易位所致,科学家利用X染色体上的rp3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S序列对患者DNA进行检测,若患者该序列的拷贝数是正常男性的________倍,则说明该患者是由于rp3所在片段易位所致。

【答案】 常染色体显性 不同 不定向性 随机性(或“普遍性”) 均属于碱基对缺失,但碱基对缺失数目不同,A为5个碱基对,B为12个碱基对 突变型A为5个碱基对(非3的倍数)缺失,造成mRNA上的密码子阅读框错位,对蛋白质影响较大;而突变型B为12个碱基对(3的倍数)缺失,造成蛋白质中4个氨基酸缺失,对蛋白质影响相对小 1/4 影响斑马鱼的个体发育,rp2基因纯合导致其存活率降低 对P1和P2基因的转录无影响,但下调P1、P2的表达量(或导致P1、P2降解) 2

【解析】据图分析,图1甲家系中父母有病,有一个儿子正常,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甲是患者,而其母亲正常,说明不是伴X遗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家系中乙的父母正常,而乙有病,则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乙所患RP的遗传方式是隐性遗传,因此两者的遗传方式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RP的遗传与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有关,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

(3)①据图分析,比较突变型A与野生型发现突变体A缺失了5个碱基对;比较突变型B与野生型发现突变体B缺失了12个碱基对,因此两者都属于碱基对的缺失。

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突变体A、B分别缺失了5个、12个碱基对,其中突变型A的5个碱基对不是3的倍数,造成mRNA上的密码子阅读框错位,对蛋白质影响较大;而突变型B的12个碱基对是3的倍数,造成蛋白质中4个氨基酸缺失,对蛋白质影响相对小。因此与突变型B相比,突变型A在性状上与野生型差异更大,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

③相同突变类型的F1个体为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则它们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突变纯合子占1/4,而实际上只有10%,说明rp2基因突变影响了斑马鱼的个体发育,rp2基因纯合导致其存活率降低。

(4)据图分析,与野生型相比,究突变的rp2基因转录产生的三种RNA不变,翻译产生的β-actin也不变,而翻译产生的P1、P2都减少了,说明rp2基因突变对P1和P2基因的转录无影响,但下调P1、P2的表达量(或导致P1、P2降解)。

(5)根据题意分析,若该患者是由于rp3所在片段易位所致,则科学家利用X染色体上的rp3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S序列对患者DNA进行检测,患者该序列的拷贝数应该是正常男性的2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a 表示),请据图回答:

(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_____性。

(2)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_

(3)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

(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可能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t ℃、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 在曲线的B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b表示

C. 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少pH值,重复该实验,曲线中B点位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①②或①④过程

B. 过程①④都需要O2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 叶肉细胞中进行②③⑤过程都能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某研究小组最新发现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使细胞癌变,如下图所示。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A. 邻近的基因突变可能使癌变可能性减小

B. 抑癌基因主要是通过抑癌蛋白来发挥抑癌效应

C. 抑癌基因不能表达,是因为过程被抑制

D. 与邻近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呼吸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统称为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下图是某林下的苔藓和凋落物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动态。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注:Rs-裸为裸土土壤呼吸速率;Rs-苔为苔藓覆盖土壤呼吸速率;Rs-凋为凋落物覆盖土壤呼吸速率)

A. 凋落物中的能量可供给分解者和其他各营养级生物利用

B. 该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C. 土壤表层的凋落物覆盖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速率

D. 土壤表层的覆盖物提高土壤呼吸速率的原因可能与提高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试验,实验组放置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色柱是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测定结果;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能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

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除了利用信息素诱杀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天敌等方式来提高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三化螟的种群数量。防治过程中应将三化螟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鲜重増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___________可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____________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02与释放C0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I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选取黄瓜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图甲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同学们用图乙所示装置对该实验进行模拟测定。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实验所示黄瓜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向空气中释放的氧气量可以代表_______ (填“真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在5-20℃的温度范围内,呼吸酶和光合酶中对温度更敏感的是________。若一天中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黄瓜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图中的______ (填“5℃”“10℃”“15℃”“20℃”或“25℃”),当温度低于曲线中_____点所对应的温度时,黄瓜幼苗就不能正常生长。

(2)图乙是在植物接受正常光照下进行的模拟实验,烧杯中是C02缓冲溶液,当温度由10℃升髙到15℃时,液滴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若E中是清水,则当温度由10℃升高到15℃时,液滴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