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某科研所做了如下几个科学实验,请仔细阅读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两代,并跟踪检测子代细菌DNA的放射性,如下图。该实验有力证明了DNA分子的                 

(2)如下图所示,科研人员合成了一段含15N的特定DNA片段。用它作为探针,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检测待测标本中的遗传信息。这项技术的原理是                。?

(3)这项技术目前可应用到下列哪些方面(填字母)                    。?

A.肝炎等疾病诊断                    B.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C.修复有缺陷的基因                  D.检测饮用水中病毒含量?

  (1)半保留复制 (2)DNA分子杂交 (3)ABD?


解析:

  该题考查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根据子代DNA放射性元素显示状况可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因为亲代DNA分子两条链被?3H同时标记,复制一次后,两个子代DNA上各有一条?3H标记的链,第二次复制后,四个DNA分子中只有两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有3H标记,还有两个DNA分子没有3H标记,因为子一代的DNA链一条有3H标记,另一条链没有3H标记,因此DNA为半保留复制。(2)已知序列的15N标记的单链DNA探针与样本的单链DNA碱基互补成双链,说明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不能互补,说明遗传信息不同。这项技术的原理称之为DNA分子杂交。可用于诊断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先天性遗传病和饮用水是否被病毒污染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泗洪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请仔细阅读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_____。
(2)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亲代噬菌体用同位素32P和35S作了标记。

 
噬菌体成分
 细菌成分
 核苷酸
 标记32P
   31P
 氨基酸
   32S
 标记35S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②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3)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____(“升高”或“下降”)。
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也将_____(“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
③上述实验中,_____(“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请仔细阅读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_____。

(2)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亲代噬菌体用同位素32P和35S作了标记。

 

噬菌体成分

  细菌成分

  核苷酸

  标记32P

    31P

  氨基酸

    32S

  标记35S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②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3)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____(“升高”或“下降”)。

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也将_____(“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

③上述实验中,_____(“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高三摸底测试(零诊)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数学模型是针对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采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的一种数学结构,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应用非常广泛,请根据所学有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构建数学模型常用的两种方法有曲线图和方程式,其中更直观的是     

(2)某品种豌豆基因型为Aa(亲代),若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则子n代中,AA个体在理论上所占比值为m,请用数学方程式模型表示m与n的内在联系                

 (3)某同学以40瓦台灯为光源,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若其它条件都保持适宜且不变,请在下图中帮助其建立关于光合强度与光照距离的曲线模型: (画出曲线大致形状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常用的研究手段。请分析下列几个科学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两代,如下图所示。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若在此过程中,共消耗了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83个,则亲代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

(2)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子,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O2来自于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的转移,14C在化合物中的出现顺序依次是:14CO2            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常用的研究手段。请分析下列几个科学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 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两代,如下图所示。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若在此过程中,共消耗了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83个,则亲代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

(2) 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分子,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O2来自于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的转移,14C在化合物中的出现顺序依次是:14CO2            →化合物→           

(3) 用含放射性元素的氨基酸培养豚鼠胰腺细胞,研究豚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放射性在核糖体出现后,依次经过                                    ,最后出现在细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