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ATP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的分子简式是APP~P

B.所有植物细胞中的ATP都是由叶绿体产生的

C.ATP的分子简式是AP~P~P

D.动物细胞中全部生命活动都离不开ATP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TP的分子简式是AP~P~P,A错误,C正确。植物细胞中的ATP是由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B错误。动物细胞中的生命活动,有的不消耗能量,如物质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内,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abc均为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3-、HPO42一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合作用速度(CO2mg/100cm2·小时)

10

-20

30

+20

50

+60

70

+100

80

+120

100

+120

1)在右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__________据图回答以下小题:

2)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__________CO2mg/100cm2叶·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______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有机物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是否有糖类的积累?______,请用数据计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主要受__________因素影响;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因素)等因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

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A

______________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______________

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
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2)该实验是一个_______实验,其中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这是为了控制该实验的_______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步骤如下:

装置

方法步骤一

方法步骤二

方法步骤三

C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g灭活的干酵母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效应T细胞可通过细胞膜上TCR受体识别肿瘤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并进行攻击(如图1),而肿瘤细胞可通过某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攻击,以实现免疫逃逸。请回答:

(1)图1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效应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过程中发出信号的细胞是___________;该图也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

(2)研究发现,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表达出PD-L1蛋白与PD-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效应T细胞的免疫功能,实现了免疫逃逸(如图2)。

①利用肿瘤移植技术、基因敲除技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以健康小鼠为实验动物,设计实验验证该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验证该机制,可另设计一实验组,即对健康小鼠进行___________,然后注射抗PD-L1抗体。实验中,注射该抗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癌细胞会召集大量Treg细胞进入肿瘤中,导致肿瘤生长。Treg细胞表面能持续性的表达CTLA-4,抑制T细胞活化,并使T细胞分泌IL-2的能力降低(IL-2可促进T细胞增殖)。在临床试验中,尝试采用诱导Treg细胞凋亡的方法治疗癌症,但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改善。科研人员研究了3种细胞对T细胞分泌IL-2的影响。结果见下图:

由上图结果推测,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种群密度,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 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期间天津市人口数从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植物细胞中的某些代谢过程,其中①~⑥代表各种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光照强度是影响①②间循环速率的重要因素

B. ③转化为④时光能就转化成了活跃的化学能

C. 物质⑤和⑥进行跨膜运输时都不需消耗能量

D. ①②的循环速率与③④的循环速率相互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