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调节,科研人员做了系列实验。

1)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授粉

未授粉

不涂抹IAA

不涂抹IAA

在子房上

涂抹IAA

在花柄上

涂抹IAA

果实平均重量(g

4.1

0

5.3

0

1组番茄花发育成果实,其子房生长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着的_______

②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______

2)根据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认为芽产生的生长素并不用于调节子房发育成果实。为此,科研人员建立了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请利用该模型,完成验证该推测的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处理

放射性检测结果比较

3H-IAA

NPA

a

b

c

d

施加

施加

<Ⅱ

注:NPA为生长素运输阻断剂。

①表中Ⅰ组应在图1________(选填“1”“2”“3”)处施加3H-IAA,在________(选填“1”“2”“3”)处施加NPA

组“?”处的处理从左到右依次应为____

③请在表中填写abc段的预期结果。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IAA对果实发育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实验处理及各组所结果实平均重量如图2所示(图中“+”表示在花柄处施加NPA,“-”表示未进行该处理)。

据图2分析,授粉后在花柄处施加NPA导致番茄不能结实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在果业生产中,有人质疑生长素类似物的使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请你结合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撰写一段文字,向公众进行科学解释。

______

【答案】种子 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 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1 2 施加、不施加 a段:Ⅰ组>Ⅱ组 b段:Ⅰ组<Ⅱ组 c段:Ⅰ组=Ⅱ组 授粉后,发育的种子和子房均产生生长素,由于NPA阻断生长素由花柄运出,导致子房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果实发育 激素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在人体细胞膜上没有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受体,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解析】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可知,与正常番茄相比,没有授粉的三种处理,只有在在子房上涂抹IAA,才结果实,其他两种处理都没结果实,说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种子产生的生长素。根据实验模型图1和图2所示,结合实验处理情况即可对第二个表格中未知项作出判断。

1)①1组番茄花发育成果实,其子房生长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着的种子。

②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在子房上涂抹IAA,即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

③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2)①根据实验模型图1,表中组应在图的1处施加3H-IAA,在2处施加生长素阻断剂NPA,因为生长素是极性运输。

处的处理从左到右依次应为施加、不施加,与组形成对照。

abc段的预期结果分别是:>Ⅱ组、<Ⅱ组、=Ⅱ组。

3)据图2分析,授粉后在花柄处施加NPA导致番茄不能结实的原因是:授粉后,发育的种子和子房均产生生长素,由于NPA阻断生长素由花柄运出,导致子房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果实发育。

4)生长素类似物的使用会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因为激素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在人体细胞膜上没有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受体,所以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

B. 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C. 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 增加培养液中的CO2浓度,Q点将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生活史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下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绝灭点(X),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点,但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绝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

B.当种群基数较少时,K对策生物种群增长率可能为负值

C.K对策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

D.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Ⅰ.下图1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1A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对,染色体组_______个。

2)图1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B中的_______(数字)时段。图B6-8时段对应图2中的______

3)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注:Aa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应是图3中的_______

Ⅱ.下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则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条,表示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是_______,图C细胞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光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鸟类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B. A、B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C. B作用的靶细胞只有性腺

D. C可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激素A和B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一种人肠道病毒。为制备抗EV71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实验。

1)将EV71灭活病毒、EV71外壳蛋白VP1VP2作为______分别注射到3组小鼠体内,引发小鼠机体的_______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

2)多次免疫后,分别取上述3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血清,测定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结果如图所示。

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_______(填“是”或“不是”)单一抗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与非EV71蛋白结合强度,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③制备抗EV71单克隆抗体时,选用_______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效果最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相应免疫组小鼠的脾脏,剪碎并用________酶处理得到小鼠脾脏细胞,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与________细胞融合,筛选获得5个不同的杂交瘤细胞株。

4)为进一步研究抗体的作用效果,科研人员培养上述杂交瘤细胞株,获得5种单克隆抗体,分别将它们与等量EV71混合,加入到5RD细胞(EV71的宿主细胞)中,测定______________,以分析抗体的作用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甲醇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处理蚕豆,一段时间后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植株上典型叶片的大小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甲醇可促进蚕豆叶片生长,因此选取此浓度甲醇进行系列实验。

2)研究发现,喷施甲醇能够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且气孔开放程度显著增大,推测甲醇处理增加了_______量,使_________中进行的暗反应的速率提高。

3)为深入研究甲醇促进气孔开放的作用机理,研究者提取甲醇处理前与处理2h6 h后叶片细胞中的蛋白,用__________方法特异性检测F蛋白(一种调节气孔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甲醇处理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有研究表明F蛋白可与细胞膜上H+-ATP酶(可转运H+)结合。研究者制备了膜上含H+-ATP酶的细胞膜小囊泡,并在小囊泡内加入特定荧光染料,质子与荧光染料结合可引起荧光猝灭。在含有上述小囊泡的体系中加入ATPH+,测定小囊泡内特定荧光的吸光值,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体系中加入ATP的作用是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甲醇处理6h组吸光值比未处理组降低了约_____倍。

5)综合(3)、(4)研究结果,推测甲醇处理_______,从而改变保卫细胞的渗透压,导致气孔开放程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前几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细胞出现多核现象。经研究发现,受精卵分裂时,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统一的纺锤体。科研人员用药物N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两个纺锤体可能分别牵引来自双亲的两组染色体,最终合二为一

B.细胞A最终可能将分裂成为1个双核细胞,1个单核细胞

C.细胞B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核的染色体条数为40

D.药物N抑制两个纺锤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和马达蛋白的作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前后体内由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血糖来源于_____________,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激素a分泌会增多,该激素是由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a互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图中下丘脑调节激素a分泌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 (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2)由于比赛过程中大量出汗使运动员尿量减少,这是下丘脑通过激素b调节的结果,则激素b_______,尿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赛结束后进入吹着冷气的休息室,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分泌激素d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器官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平衡,该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

4)机体内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