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增加

B.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T通道开放

C.“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

D.T通道蛋白的激活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答案】D

【解析】

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A、通过左侧图和最右侧图可以看出,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增加,A正确;

B、由中间图示和最右侧图示可以看出,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T通道开放,B正确;

C、图中有放电信号,可知神经元可以电信号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C正确;

DT通道蛋白激活剂可导致产生抑郁,故T通道蛋白的激活剂不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常用呼吸商(呼吸作用释放的CO2/O2的消耗量)表示生物有氧呼吸能源物质的不同。测定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装置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的数值是_______

2)若生物材料选择正在发芽的花生种子,关闭活塞,在25℃下经10min读出装置甲和装置乙的有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200mm20mm,则该花生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

3)实验设置装置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生物材料选择酵母菌,给其提供葡萄糖培养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装置甲的液滴向左移动,而装置乙的液滴没有移动,试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又过了较长时间,装置乙的液滴最可能向____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该实验中所用培养基在成分上的特殊要求是___ 。培养基中葡萄糖可以为细菌提供___

2)实验中所用锥形瓶、试管都必须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图中接种的方法为___ 法,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实验过程中,除了需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还需设置一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未接种的空白平板”的对照实验,其目的是___

3)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见下表,其中___倍的稀释比较合适。用该方法统计的细菌数目会比实际数目___(偏大/基本相同/偏小),其原因是___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367

248

36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06年,YamanakaOct4Sox2cMycK1f4四个转录因子导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虽然iPSC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但应用于临床仍有问题阻碍,例如其供体细胞需从患者皮肤穿刺获得皮肤成纤维细胞,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诱导效率非常低,初始化效率甚至低于0.01%. 因此近年来iPSc研究热点为如何选用来源便捷、数目充足的成熟体细胞,以及如何提高基因的转录效率。

1iPSc能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分化为3个胚层的细胞,具有多能分化能力,类似_____细胞的特性。

2)有科学家利用成熟的T淋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不能增殖分化,利用刀豆蛋白AConA)活化成熟T淋巴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为_____细胞,在这里刀豆蛋白AConA)充当_____

3)为提高诱导为iPSc的效率,首先应提高运载体的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科学家利用HIV1病毒改造的(无致病性,高感染性)慢病毒作为载体,这类慢病毒属于_____RNA/DNA)病毒。同时在慢病毒中构建GFP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_____,以便直观方便的检验慢病毒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4)为验证慢病毒对T淋巴细胞的转导效率,科学家用腺病毒转导T淋巴细胞作为对照,设置不同MOIMOI=转染时的病毒颗粒数/细胞数)实验组得到下图结果,由此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翠湖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红嘴鸥每年都成群地飞到这里过冬。图甲是某研究小组经过调查研究,得到的翠湖部分食物网简图,图乙是翠湖中底栖动物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d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图甲的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红嘴鸥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虾和上层鱼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2)图乙中M2表示__________,P表示_____________。若底柄植物同化的能量为e,则从底栖植物到底栖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_____×100%。图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3)翠湖成群的海鸥吸引了无数观赏的游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题中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

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灌木

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具有易种植、遗传背景清晰等特点,是遗传学家常用的实验材料。

1)研究者利用一种紫色籽粒玉米品系与无色籽粒玉米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推测,籽粒颜色的遗传由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符合__________定律。

2)为研究花斑性状出现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①利用F2代花斑籽粒玉米进行测交实验,发现后代中超过10%的玉米籽粒颜色为紫色,该现象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原因是__________

②针对花斑性状的这种“不稳定性”,有学者提出决定玉米籽粒颜色的基因(A/a)中存在一种移动因子,可以插入到基因中,也可以从基因中切离,该因子的移动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因此花斑性状产生的原因是玉米发育过程中进行__________分裂时,B基因的存在使得a基因中的移动因子随机切离,恢复为A基因,这一事件在发育过程越早的时期,紫斑越__________。类似地,测交实验后代中出现紫色性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研究者发现上述测交实验中恢复为紫色籽粒的玉米中,又出现了一些籽粒无色、凹陷、非蜡质的新表型(图2a)。经研究,决定籽粒颜色、性状、蜡质的基因均位于9号染色体上(图2b)。

由此,研究者提出切离的移动因子可能会插入其他位置,并从其他位置切离导致染色体断裂。根据该推测,请在图2b中画出移动因子插入、切离的位置_____

3)科学家发现的移动因子可以导致频繁的_____(变异类型),从而为育种提供丰富的材料。请根据本题信息,提出基于移动因子的育种基本思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生物体内细胞的分裂、分化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DNA的复制发生在图中_________ (填序号)所示的过程中。复制的结果体现了DNA复制具有的___________特点。图甲和图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②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_ (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图示过程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发生_______________等变异,并通过________生殖方式遗传给后代,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3)通过过程形成的四类细胞具有________(相同”、“不同不完全相同)的蛋白质。若某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含有1500个核糖核苷酸,其中有碱基GC分别为200个和400个,则该基因经过两次复制,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微生物是指结构简单、形体微小的单细胞、多细胞或没有 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微生物有多种用途。比如在制作泡菜中所用的主要微生物为_________,为了加快发酵,可将蔬菜在______中浸泡1分钟后入坛,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可以用 ________法测定,使用的仪器主要是_____________ 。在使用微生物时,往往要考虑其他微生物的影响,而________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此外还要考虑进行无菌操作,下列关于相关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在配置培养基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B.玻璃刮刀的灭菌方式往往采用灼烧灭菌法

C.制作棉塞的棉花往往选择使用的是脱脂棉

DG6玻璃砂漏斗用后需用1mol/LHCl浸泡

(二)如图为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简图,请思考回答:

细胞的培养往往包括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其中在传代培养中连续细胞系往往会出现 _______核型,有的丧失接触抑制的细胞系具有异体_____性,未经克隆培养的细胞系,往往具有____性,若获取胚胎,往往选择________细胞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下列在克隆培养过程中,较不易被克隆的是______

A.转化细胞系B.肿瘤细胞C.有限细胞系D.无限细胞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