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到了自交和测交。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

B.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

C.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培育过程

D.自交和测交都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中相关基因组成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3、图2和图4分别为雌、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后代中可出现两种表现型、六种基因型的亲本组合是

A. 图1和图4 B. 图3和图4 C. 图2和图3 D. 图1和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下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经搅拌与离心后仍有少量含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B.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C.少量含有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

D.离心速度太快,含35S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列举了XY型与ZW型性别决定情况下位于性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各基因都存在等位基因

B.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对应的基因型共有5种

C. 芦花鸡与非芦花鸡交配,如子代表现为芦花雄鸡∶非芦花雌鸡=1∶l,则雄性亲本为纯合子

D. 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红眼果蝇∶白眼果蝇=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一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因疫苗是指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导入人和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某科研所计划利用基因疫苗,通过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培育具有口蹄疫免疫特性的高产奶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表达软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目的基因、_______、标记基因等。

(2)动物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_,因为该细胞的全能性高,一般用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欲检测高产奶牛体内是否出现口蹄疫病毒的抗原蛋白,在分子水平上检的方法及结果是从转基因牛中提取________,用_______杂交,如果出现杂交带,表明奶牛中出现了抗原蛋白,如果不出现杂交带,表明奶牛中未出现抗原蛋白。

(4)胚胎工程最后一道工序处胚胎移植,其实效是___________ 。

(5)为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以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胚胎进行分割___________?

(6)现已经通过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培育出一头具有口蹄疫免疫特性的高产奶牛,可以采用___________技术获得更多具有口蹄疫免疫特性的高产奶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信阳等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雌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B. 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2:1 D. F2雌果蝇中缺刻翅个体占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现代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过程①所需原料为_________。

(2)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___,获得的X是___________。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至少需经_____次筛选才能选出产生所需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要用__________技术在体外培养,培养时配置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填“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其成分与培养植物相比不同的是含有葡萄糖和______等。

(3)若将含有A基因的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必须满足无菌无毒、营养、___________、气体环境等条件,才能使细胞大量增殖,其中培养环境中的空气必须加5%的C02,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若受体细胞是受精卵,则需将其在体外培养到___________时期,将其移入到母体子宫,培育成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可以作为____________,生产A蛋白。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___制成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的_________进行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研究叶肉细胞间隙的C0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若干新鲜的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装置中,测定在不同的细胞间隙C02浓度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肉细胞中,水光解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叶肉细胞可通过______________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

(2)A—B段,随着细胞CO2间隙浓度的升高,C5的消耗______________(填“减少”或“增多”),细胞中生成的C3增多,叶肉细胞有机物的合成增多。据图分析可知,随着细胞间隙CO2的相对浓度增加,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温度对叶肉细胞呼吸强度的影响,则实验必须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