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迁出率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D.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时间(m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钙含量(mmol/mL)

0

7.8

2.2

0.5

0

0

0

肌肉力量(N)

0

2.0

5

3.5

2.1

0.5

0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强

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叶片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约为32.5℃,47.5℃

B.叶温在45℃时,植物甲叶肉细跑内产生[H]的场所是叶绿体基粒和线粒体基质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的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胸腺和骨髄为免疫器官,物质①②分别为淋巴因子和抗体

B.细胞一在抗原和物质①的共同作用下可增殖分化成细胞三和细胞四

C.当自身产生的物质②攻击自身正常细胞时,会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

D.注射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二和细胞三,但这两类细胞在初次免疫中不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真核细胞中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膜流进行物质运输

B. 所有细胞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 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发生了膜流

D. 抗体的分泌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1—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人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绿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C02的浓度,短时间内NADPH/NADP+比值上升

B.CO2可直接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西高级中学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的过程,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受损或多余的蛋白质、细胞器以及外来的病菌,自噬与免疫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细胞自噬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器是 ,细胞自噬后的产物,一部分以代谢废物的形式排出细胞外,另一部分

(2)侵入内环境的病菌,可以在自噬作用下被降解,其降解产物可作为抗原物质从而将信息呈递给 ,该细胞分泌的 能促进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同时自噬作用也能及时地将自身的抗原清除,以避免 的发生。

(3)研究表明,细胞增殖需要自噬作用的参与,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自噬作用受损,会影响机体的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55N18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多少肽键( )

A. 63 B. 16 C. 17 D. 6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