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1表示细胞呼吸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是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新鲜的食用酵母菌与5%的葡萄糖溶液制成的酵母菌培养液,简称酵母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方框内依次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代表生成的能量,其中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

3)图1中有氧气参与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装置一可用于检测酵母菌是否进行______________(填细胞呼吸方式),装置二可用于检测酵母菌是否进行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呼吸方式)。若实验后,装置一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的红色液滴不动,则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若实验后,装置一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的红色液滴右移,则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则酵母菌细胞内的葡萄糖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丙酮酸 H2O CO2 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酒精和CO2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2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

【解析】

11是丙酮酸,2是水,3CO24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5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6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图2中装置1和装置2可以根据液滴的移动方向测定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11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2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水,3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CO2

2)生成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过程⑥。

3)氧气和[H]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4)图2中装置1NaOH可以吸收CO2,所以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吸收O2的量,测定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由于有氧呼吸产生6分子CO2,吸收6分子O2,液滴不会移动,所以装置2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可以检测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装置一的红色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二的红色液滴不动,说明没有无氧呼吸,因此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如果装置一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的红色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

5)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6)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7)线粒体基质中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将丙酮酸彻底分解成CO2,反应式:2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图二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据图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

B. 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

C. 图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D. 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DNA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比例会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图均表示氧浓度对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中有乳酸

B.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C.乙图中,储存种子或水果时,B点对应的氧浓度最适宜

D.根据甲图可知,氧浓度为c时,O2吸收量为4单位,CO2释放量为6单位,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可进行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图甲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图丙表示湿地中某鸟类种群一段时间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物种组成的不同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____结构。

2)图甲中,参与构成食物链(网)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①所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3)图乙中,除列出的生物成分外,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还有_____;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理论上,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l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图丙中,该鸟类的种群密度将会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该鸟类的种群在图中所示时间内,其种群数量增长类型为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在自然条件下①②开始趋向重合,此过程中该鸟类种群数量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5)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 的去污力最强

B. 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 的去污力不同

D. 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相似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葡萄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

(2)在冲洗葡萄的过程中,只需简单冲洗而不宜用清洁剂反复冲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可把葡萄园土壤的稀释液通过________法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4)装置中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备果醋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其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①过程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检验酒精是否产生。

①②过程所需环境条件(除温度外)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在制作果醋过程中,为了提高醋酸菌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_____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分别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3种情况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X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与乙装置相比,用甲装置酿制葡萄酒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某同学若用乙装置进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处理组(乙A和乙B),乙A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B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A和乙B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及乙A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丙所示。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变化趋势。

(4)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生物;从同化作用的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