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根据下面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Ⅰ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临时装片,显微镜目镜为16×,物镜有甲图所示的两种.
(1)先用物镜
 
(填甲图上的序号)观察清楚后观察到乙图所示的图象,应将装片向
 
移动,以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然后再用转换器转换另一物镜观察,并用
 
进行调焦至看到清晰物像.这时,观察的物像放大倍数为
 
倍.所谓的放大是将细胞的
 
放大一定倍数.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水绵细胞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为
 

Ⅱ洋葱肉质鳞片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和糖类,其中糖类约占8.5%.那么,洋葱鳞片叶是否含有还原性糖?请以此作为研究课题,完成以下的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器材:洋葱、葡萄糖、所需试剂和仪器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A和B,向A试管内加入2mL洋葱组织样液,向B试管加入2mL
 
溶液.
②分别向两试管内注入1mL新配的
 
,振荡摇匀.
③将试管放入50~60℃的条件下水浴加热1-2min.
④观察两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5)预期结果与结论: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细胞观察实验
专题:
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解答: 解:Ⅰ(1)在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由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该同学应该先选用物镜①(低倍镜),调节清楚后,观察到乙图所示的图象;由于显微镜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若想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移动.
(2)使用高倍镜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时,观察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所谓的放大是将细胞的 长和宽放大一定倍数.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水绵细胞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Ⅱ(1)实验目的:检测洋葱是否含有还原糖.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A和B,向A试管内加入2mL洋葱组织样液,向B试管加入2mL葡萄糖溶液.
②分别向两试管内注入1mL新配的斐林,振荡摇匀.
③将试管放入50~60℃的条件下水浴加热1-2min.
④观察两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5)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试管A和B中都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洋葱含有还原糖
②试管A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而试管B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洋葱不含有还原糖
故答案为:
Ⅰ(1)①左
(2)细准焦螺旋    640     长和宽
(3)顺时针
Ⅱ(1)检测洋葱是否含有还原糖
(4)葡萄糖    斐林
(5)试管A和B中都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洋葱含有还原糖    试管A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而试管B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洋葱不含有还原糖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和还原糖鉴定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高倍镜的使用方法;识记还原糖鉴定的方法和原理,能够对实验进行完善和预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能够聚合形成RNA分子的是(  )
A、核糖B、氨基酸
C、含氮碱基D、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传递的途径是(  )
A、光能、ATP、葡萄糖
B、光能、叶绿体、ATP
C、光能、叶绿体、水
D、光能、葡萄糖、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A、某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B、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如图是比赛中运动员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在[]中填字母,在上填文字)
(1)看到对方发球时,运动员精力集中,下丘脑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泌
 
激素,该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
 
激素分泌,进而促使激素Y分泌增多,代谢增强.
(2)比赛中运动员频繁跑动时,体内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单向/双向)传导.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进一步引起更多神经元的兴奋,最终导致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3)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声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下丘脑中的
 
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
 
,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还可以通过放松的方式缓解肌肉细胞中
 
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从比赛场地进入温度较低的休息室时,运动员体内激素Y的分泌量会
 

(4)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跳加快,是
 
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
 
的特点.
(5)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V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此病在网球运动员中较为多见.EBV病毒病毒进入人体后的免疫过程中,病毒经过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特有的
 
,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刺激T细胞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运动员午餐进食了米饭、鸡鸭肉、苹果等,2小时后,在他的血液中不可能含有(  )
A、葡萄糖B、淀粉、纤维素
C、氨基酸D、脂肪酸、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核仁的功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表格中是某同学探究不同材料中还原糖含量高低的实验.下列是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
苹果提取液2mL
雪梨提取液2mL
白菜提取液2mL
蒸馏水2mL
斐林试剂1mL1mL1mL1mL
水浴加热砖红色很深砖红色深砖红色较浅无砖红色
A、苹果组织细胞中还原糖含量较高
B、白菜叶肉细胞中也含有还原糖
C、试管4中溶液为无色
D、三种植物材料与斐林试剂反应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B、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基因,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或a2不可再突变为A
D、由于同源染色体间的联会互换,互换后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