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 下图表示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的三种育种方式。其中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据图回答:

1)植株A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特点是将两个或多个亲本的_______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植株B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在γ射线照射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随机性的特点。

3)植株C_________植株,诱导植株C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_________处理植株C_______(填“种子”或“幼苗”)。植株D中矮杆抗锈病植株E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杂交育种 优良性状(优良基因) 诱变育种 不定向性 低频性(或频率很低) 单倍体 秋水仙素 幼苗 1/4

【解析】

1、题图植株A的育种发生是杂交育种,植株B的育种发生是诱变育种,植株C利用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是多倍体植株,植株DE是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的。

2、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1)由分析可知,植株A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该育种方式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将两个或多个纯合亲本的优良性状(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重组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或多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

2)植株B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该过程用γ射线照射处理的目的是使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其结构的改变。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

3)植株C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没有种子。秋水仙素能诱导植株C的幼苗染色体加倍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由于F1花粉(配子)有DRDrdRdr4种,所以植株D中矮杆抗锈病植株EddRR)所占的比例为1/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果蝇的性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Ⅰ表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Ⅲ表示非同源区段)。果蝇的刚毛(A)对截毛(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Ⅰ区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Y染色体和X染色体

B.果蝇种群中与刚毛和截毛有关的基因型有7

C.两杂合刚毛亲本杂交,后代雄果蝇中一定既有刚毛,也有截毛

D.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Ⅰ区段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

B. 有丝分裂过程主要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 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 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种群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是(

A.1950-1980年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42%

C.1990年该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

D.环境的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图甲、乙、丙表示退耕还林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叶表皮细胞液浓度低于KNO3溶液浓度

B.OA段细胞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增大

C.0~10分钟内细胞中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K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新鲜菠菜在适宜的温度(假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相同)条件下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乙表示某学生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所得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适当升高温度A点将会___________(填上移/下移);限制E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使菠菜叶绿体内C3含量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出现图乙所示的结果,原因很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距离点样处最远的色素带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它主要吸收___________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eTt控制。基因E控制红色素合成(EEEe的效应相同)。基因T为修饰基因,TT使红色素完全消失,Tt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红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F2粉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第2组杂交实验中,F2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_________

3)若让两组F2中的粉红花杂交,后代中红花占_________,红花后代中的纯合子比例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完全营养液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_____

(6)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