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F1中高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RR:TTRr:TtRR:TtRr=1:2:2:4,它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分别是1/9TR,1/9TR、1/9Tr,1/9TR、1/9tR,1/9TR、1/9Tr、1/9tR、1/9tr。因此F1高秆抗病类型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所占的比例为4/9TR、2/9Tr、2/9tR、1/9tr,矮秆感病的基因型为ttrr,产生的配子都是tr,所以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中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是4/9TtRr、2/9Ttrr、2/9ttRr、1/9ttrr,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感病=4:2:2:1,所以C正确,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灵活运用及进行几率计算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也相同
B.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一株为纯合子,一株为杂合子
D.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1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高三9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云南大理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A.9∶3∶3∶1                 B.1∶1∶1∶1

C. 4∶2∶2∶1                     D.3∶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