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其中甲病致病基因在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9不带有乙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1的乙病基因来自2

C.12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1/4

D.14带有甲病基因,1314生一个孩子致病的可能性是17/32

【答案】D

【解析】

图中不患甲病的34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女孩,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患乙病的7号和8号生了一个患乙病的11号,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9不带有乙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假设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假设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A、由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11个体的乙病基因来自于7,而7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代的2号个体,因为1父亲正常,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2母亲,B正确;

C、由于7号和8号都有一个患甲病的兄弟或姐妹,因此他们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则不患甲病的12基因型为1/2AA1/2Aa7号、8号的乙病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因此12基因型为1/2XBXB1/2XBXb12基因型为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2×1/2=1/4C正确;

D、不患甲病的Ⅲ13的基因型为1/2AA1/2Aa1/2XBXB1/2XBXb14的基因型为AaXBY1314生一个孩子致病的可能性是1-不患病=1-(1-1/2×1/4)×(1-1/2×1/4)=15/64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的反射活动之所以能协调,就是因为中枢内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如果中枢抑制受到破坏,则反射活动就不可能协调。

1)图1表示一种神经中枢抑制产生的机制,图中若①先兴奋会导致③兴奋,但若②先兴奋后①再兴奋,③却不产生兴奋,这说明神经元②为___兴奋/抑制)性神经元,分析其产生作用可能的机理是___

2)图2表示另一种神经中枢抑制产生机制,图中神经细胞①兴奋,传递至突触A处使其末梢释放___ 进入___,再与突触后膜上的___结合,导致③兴奋,传递至突触B时释放化学物质引起突触后膜上Cl-通道打开,大量Cl-进入细胞①、②上的突触后膜,带来的结果是细胞①、②产生___该过程对于细胞①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典型的___调节机制。

3)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选择性阻止图2中细胞③释放神经递质,试推测破伤风患者可能出现肌肉___(松弛/痉挛)的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部位可以进行配对联会,非等位基因部位不能配对。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分别出现下图至④系列状况,则对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①为基因突变,②为倒位B.②可能是重复,④为染色体组加倍

C.①为易位,③可能是缺失D.②为基因突变,①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Hsp90是一类热应急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当生物体暴露于高温的时候,就会由热激发合成。Hsp90能够识别空间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并与之结合,使其空间结构正常,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sp90可在蛋白质上连接糖侧链以保证糖蛋白的活性

B.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合成的ATP可在该过程中被水解

C. 环境温度越高,细胞中控制Hsp90合成的基因表达水平越高

D. Hsp90可使未正常折叠蛋白重新折叠,增强生物自我保护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紫色玉米籽粒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请回答:

①决定红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②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籽粒中紫色籽粒占__________占。

2)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①为了确定植株A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变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未分离。

③若②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化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野生两性花植物(2×28=56),其花香怡人、花瓣油润,极具观赏性。研究发现该植物花瓣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控制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植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 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色素的形成机理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控制关系是____

2)若要选育该植物各种花色稳定遗传的个体,无需进行连续自交的花色是____,原因是____

3)现有若干纯合的白花、红花和紫花植株,请设计实验来确定基因AaBb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思路:________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则基因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____,则基因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若基因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取一株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31:4。请分析子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甲、乙表示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两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同

B. 尽管④不受基因控制,但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可以通过④完成

C. 图甲的形成是A突变成a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D. 图乙产生的子细胞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1)①Rr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与丁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取山丹丹花瓣细胞分别置于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所致

B. 若B溶液的浓度减小,则甲图曲线中b点左移

C. 甲图中a点细胞状态对应乙图中的①

D. b时刻,B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