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预防新冠肺炎(COVID-19)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核酸疫苗已成为疫苗研发的新领域。图是一种自扩增mRNA疫苗的设计、制备及作用机理的过程示意图,其中树突细胞是机体免疫过程中的一类吞噬细胞。请回答:

1)自扩增mRNA合成的原料是_____,能自我扩增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包裹自扩增mRNA的脂质体进入树突细胞的方式是___

2)过程都能独立进行是因为自扩增mRNA两个编码区中都含有____,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填“3’→5”’“5’→3”’)。

3)抗原肽被呈递到树突细胞膜表面后,与 ____接触并使其活化,最终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获得_____,具备对病毒的免疫力。

4DNA疫苗通过抗原蛋白基因在动物细胞中表达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与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安全性更有优势,这是因为mRNA不需要进入___,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的风险,且易被_____水解,不会遗传给子细胞。

【答案】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复制酶编码区 胞吞 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5′→3 T细胞 记忆细胞等 细胞核 RN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自扩增mRNA包括翻译区和非翻译区两大区域,其中翻译区又分为病毒RNA复制酶编码区和病毒抗原蛋白编码区,经脂质体包装后,自扩增mRNA可侵入或者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入树突细胞,经过一系列过程后合成抗原肽。

1)构成mRNA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据图分析可知,自扩增mRNA含有RNA复制酶编码区,故其能自我扩增;据图可知,包裹自扩增mRNA的脂质体是以胞吞的方式进入树突细胞的。

2为翻译过程,能让翻译过程进行及结束是因自扩增mRNA两个编码区中都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据核糖体上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5′→3′

3)因病毒为胞内寄生物,故会引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具体过程为:抗原肽被呈递到树突细胞膜表面后,与T细胞接触并使其活化,最终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同时获得记忆细胞,具备对病毒的记忆和免疫力。

4)结合题图及题干信息可知, mRNA不需要进入细胞核,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的风险,且易被RNA酶水解,不会遗传给子细胞,故mRNA疫苗的安全性比DNA疫苗更有优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c'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 A 和抗除草剂基因 R 转入烟草(2n=48),获得某个烟草品系。已知基因 A 位于 7 号染色体,为了鉴定基因 R 所在的染色体编号及与基因 A 的位置关系(如图 IIIIII),可将该烟草品系与普通烟草单体(2n-1=47,共 24 个单体品系可选择)进行杂交(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会导致胚胎无法发育,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基因位置为 II,则对 R 基因的定位最多需要用到 24 个普通烟草单体品系

B. F1 即可判断基因 A R 的位置关系

C. F1 中将同时出现二倍体和单体植株,可在细胞水平上区分两者

D. 若基因位置为 II,可通过 F1 中抗除草剂单体自交的方法来确认 R 所在染色体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技小组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大豆种子萌发中α-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实验中以蒸馏水为对照组。实验中先用不同浓度NaCl及清水处理大豆种子,而后对各组萌发种子进行研磨提取α-淀粉酶并测定其活力,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Cl浓度增加和萌发时间延长,大豆种子内α-淀粉酶的活力均不断降低

B.据图可知,150 mmol/L NaCl浓度下α-淀粉酶提供的活化能比其他NaCl浓度下少

C.测定大豆种子α-淀粉酶活力时,对照组第3天中α-淀粉酶催化产生的蔗糖最多

D.NaCl浓度胁迫下大豆种子α-淀粉酶活力变化可能与种子渗透吸水被抑制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病的致病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含a基因时即出现患病症状,a基因纯合的个体在幼年时死亡。乙病由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Ⅰ代两个家系均不含对方家系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2的基因型为AABBAABb,Ⅱ3的基因型为AaBB

C.若Ⅳ1患乙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Ⅲ3和Ⅰ2

D.2和Ⅲ3所生的孩子可能会同时患两种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人体免疫过程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细胞,①和②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细胞形成bc细胞时需要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刺激

B.b不能识别抗原,每个b细胞能产生多种抗体

C.c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参与二次免疫

D.过程①表示细胞增殖,过程②表示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各选项是针对图甲、乙、丙、丁之间关系的判断,其中有误的是(

选项

A

噬菌体

蓝藻

细菌

原核生物

B

核糖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真核细胞结构

C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D

苯丙酮尿症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玻璃温室中,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补光)实验,补光时间为上午 7:00-10:00,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红、蓝光补光组均促进该蔬菜的生长,这部分光主要由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_____吸收。

2)若黄光补光组在 9:00 时突然停止补光,则植株释放的 O2 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对温室内的蔬菜持续补光半个月,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红、蓝光补光一段时间后植株的叶绿素 a 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请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比较它们叶绿素 a 含量的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和丙图所示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乙图和丙图所示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丁图所示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丙图和丁图所示细胞与戊图所示比例相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